[發明專利]個人數據安全終端及其共享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97502.0 | 申請日: | 2017-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03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金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夏日晨光數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32 | 分類號: | G06F21/32;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和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79 | 代理人: | 蔡衛娟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個人 數據 安全 終端 及其 共享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個人終端,尤其涉及一種可共享的個人數據安全終端,并涉及這種個人數據安全終端的共享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事情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完成,例如:通過網上銀行進行收付款、轉帳、理財等,通過QQ、微信等社交平臺進行交流,通過郵件實現文件的送轉,通過網絡進行掛號、遠程醫療,購買車票、機票等等。這些業務都需依賴終端來實現,現有的終端有電腦、手機等,它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1、使用密碼保護帳戶,容易忘記。為了保護帳號安全,必需為帳號設置密碼,然而由于應用系統非常多,如各銀行都有自己的網上銀行、各個平臺的郵箱、QQ、微信、股票、鐵路購票系統、機票訂票系統等等,為每個帳號設置一個密碼,使用者需要設置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密碼,一段時間不用就會忘記密碼。
2、以普通電腦做終端,雖然可以共享,但安全隱患多,帳號及密碼容易被盜。用手機做終端雖然安全性較高,但僅是個人使用,不能共享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性高且可共享使用的個人數據安全終端。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個人數據安全終端,它包括:
用于采集個人的特征信息和操作信息的采集裝置;
存儲有該終端的身份信息的第一存儲裝置;
存儲個人帳號信息、個人身份信息、個人數據、個人身份信息與個人帳號信息的第一關聯信息、以及個人身份信息與個人數據的第二關聯信息的第二存儲裝置;
加密裝置;
通信裝置;以及
處理裝置,分別與所述采集裝置、第一存儲裝置、第二存儲裝置、加密裝置及通信裝置連接,處理裝置用于:
在啟動時或響應個人的操作信息將終端的身份信息發送到認證服務器認證;
用采集到的個人的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認證,獲得個人的身份信息;
用采集到的個人的操作信息,從第一關聯信息獲取相應的個人帳號信息,連接帳號對應的系統,用獲取的個人帳號信息登錄所述系統執行相應操作;
用采集到的個人的操作信息,從第二關聯信息獲取相應的個人數據,通過加密裝置加密個人數據后傳輸給接收對象;以及
將已登錄的個人帳號接收的數據存儲至第二存儲裝置。
優選地,所述個人數據安全終端還包括用于存儲個人身份認證信息的第三存儲裝置,所述處理裝置與第三存儲裝置連接,所述處理裝置用采集到的個人的特征信息與第三存儲裝置內的信息比較,獲得個人的身份信息。
優選地,所述采集裝置包括指紋采集器、掌紋采集器、圖像采集器、語音采集器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個人帳號信息包括社交平臺帳號、電子郵箱帳號、金融帳號和醫療帳號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個人數據包括視頻、音頻、圖像和文字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處理裝置用獲取的個人帳號信息登錄所述系統執行相應操作中,所述的操作包括下載數據、上傳數據和修改個人資料三種操作中的至少一種。
一種個人數據安全終端的共享方法,其中,個人數據安全終端可以是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個人數據安全終端,所述共享方法包括:
在家中或公共場所配置所述個人數據安全終端;
個人數據安全終端采集使用者的特征信息,認證,得到使用者的個人身份信息;以及
個人數據安全終端采集使用者的操作信息,執行相應操作。
在上述共享方法中,優選地,使用者的操作信息包括下述操作信息中的至少一種:
登錄使用者在指定系統的帳號;
在指定系統的帳號瀏覽數據、下載數據和上傳數據;
在指定系統的帳號修改人個資料;
將個人數據加密傳輸給接收對象;
所述系統為社交平臺、電子郵箱、金融平臺和醫療平臺中的至少一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安全性高。終端自身具有身份信息,在啟動時或根據使用者操作接受認證服務器的認證,保證了終端的合法性。
使用方便,不需記憶密碼。采用生物特征作為認證信息,由終端采集使用者的生物特征,驗證通過后即可登陸帳號,使用者所有的帳號不再需要設置傳統的數字和字母組合的密碼。可以通過對不同生物特征采集比對,進行多級認證,達到更高的保護等級。
本終端可以設置在家庭或公共場所,供家庭成員或公眾共享使用。當設置在家中時,可以克服人們對手機的依賴。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個實施例個人數據安全終端的組成框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夏日晨光數碼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夏日晨光數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975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表單數據操作權限授權方法
- 下一篇:解鎖處理方法及相關產品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