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納米SiO2致肺細胞惡性轉化的模型細胞株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95850.4 | 申請日: | 2017-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80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艷博;孫志偉;郭彩霞;周顯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都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5/071 | 分類號: | C12N5/071;C12Q1/02;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100069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型細胞 惡性轉化 肺細胞 致癌性 生物標志物 保藏 肺癌治療 檢測試劑 體外實驗 子代細胞 致癌 應用 篩選 研究 開發 | ||
本發明提供一株納米SiO2致肺細胞惡性轉化的模型細胞株及其應用。所述模型細胞株的保藏編號為CGMCC NO.12676。本發明的模型細胞株及其子代細胞株能夠為采用體外實驗進行致癌性研究提供基礎,可以用于研究揭露納米SiO2致癌性的機理機制,還可以用于篩選納米SiO2致癌的早期生物標志物,開發相應的檢測試劑盒及肺癌治療相關藥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細胞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納米SiO2致肺細胞惡性轉化的模型細胞株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納米二氧化硅(silica dioxide,SiO2)被認為是大氣顆粒物惰性核的主要成分之一。新近的研究表明,環境納米顆粒和工程化納米材料均不可避免的進入生態圈及大氣環境中,納米SiO2則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SiO2作為地殼成分,在土壤中的平均含量為57.8%~64.8%,故而納米SiO2作為天然納米材料可通過土壤揚塵、煤煙塵、粉塵等方式進入大氣。同時,納米SiO2也是當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工程化納米材料之一,被廣泛應用于材料、化妝品及生物醫藥等領域。在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所研發的納米材料消費品中,納米SiO2排在5種最常用的納米材料的首位,截止2015年1月1日,該中心在線登記的新興納米科技項目超過80種消費品中含有納米硅和納米SiO2。據納米科學分析師估算,目前市場中約有150-600種納米食品和400-500種食品包裝應用了納米SiO2。
隨著納米SiO2的產量和應用范圍的逐漸增大以及大氣顆粒物污染問題的日趨嚴重,人們接觸納米SiO2的機會不斷增加,其進入的主要途徑是吸入,主要的靶器官是肺臟,人群職業暴露、醫源性暴露和環境暴露納米SiO2的機會不斷增加。
但是,目前對納米SiO2的有害生物效應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關于其致癌性目前探討還不夠深入,對于職業接觸限值也無定義。美國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和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已將納米SiO2列為迫切需要優先進行安全性評估的納米材料。因此,加強納米SiO2有害生物效應研究是保護環境和保障公眾健康的重大需求。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納米SiO2致肺細胞惡性轉化的模型細胞株及其應用。本發明獲得的經納米SiO2染毒致肺細胞惡性轉化的癌細胞株,能夠為后續對以其為基礎開展的各項科學研究工作奠定基礎。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株納米SiO2致肺細胞惡性轉化的模型細胞株,所述模型細胞株的保藏編號為CGMCC NO.12676。
其中,所述肺細胞為人肺支氣管上皮細胞Beas-2B,購自ATCC細胞庫。
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前述模型細胞株的子代細胞株。
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包括前述模型細胞株或其子代細胞株的試劑盒。
所述試劑盒還包括各類常規的細胞檢測試劑,如DNA提取試劑、RNA提取試劑等。
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供前述模型細胞株或其子代細胞株在制備治療和/或預防肺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都醫科大學,未經首都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958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