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裂隙的封堵材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94903.0 | 申請日: | 2017-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48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圣程;姜慧;祿利剛;殷惠光;張朕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111/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周敏 |
| 地址: | 221111 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南三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場 水泥 混凝土 裂隙 封堵 材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裂隙的封堵材料,該封堵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水泥36?40%、高吸水性樹脂15?19%、環氧樹脂固化劑10?15%、增稠劑8?12%、混凝土膨脹劑6?8%、減水劑6?8%、速凝劑4?6%、高爐礦渣3?5%。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裂隙的封堵材料吸水后具有高粘結性,達到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使用的各項力學性能要求,并且易于在裂隙中運移,有效地封堵微細裂隙,大幅度提高裂隙封堵率和封堵效果,延長了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使用壽命,確保飛機起降安全,具有很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封堵材料,尤其涉及一種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裂隙的封堵材料。
背景技術
中國機場跑道的道面結構形式比較單一,水泥混凝土道面結構約占95%。隨著航空運輸量的不斷增長,飛機荷載的不斷增加,飛機日飛行架次的不斷攀升,對機場跑道的荷載作用也越來越大,加之溫度因素的耦合作用,機場跑道水泥混凝土道面內部裂隙發育,產生各種形式的破壞,其主要表現為:裂縫、變形、接縫損壞和表面損壞。為了確保飛機起降安全及延長機場跑道使用壽命,需要對水泥混凝土道面結構進行補強或功能恢復,以提高道面使用性能。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封堵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裂隙的方法主要有三類:①采用無機材料封堵裂隙,其主體是水泥,本質是一種膠凝材料。因而,無機修復材料對裂隙的作用機理主要是依靠水泥水化產物的粘結滲透作用,使水泥漿體與舊混凝土粘結在一起,起到密封、修復裂縫的目的;但無機修復材料的粘結強度不足,容易在較大的沖擊力下易發生脫裂;修復后會導致道面的抬高,影響道面的平整性;在可灌性方面與其他類型修復材料還有一定的差距,一般只能注入到直徑或寬度大于0.2mm的空隙或裂隙中,無法完成對0.1mm-0.2mm之間的微細裂縫修復;②采用有機高分子材料封堵裂隙,有機高分子材料是通過聚合物灌入道面裂縫后,在固化過程中發生聚合反應,通過化學鍵力或范德華力將混凝土骨料粘結在一起,從而達到填充、封堵混凝土裂縫的目的;有機材料的初始粘度較低,但帶來的問題是固化后收縮率也大,一般在20%左右,容易發生與修復基質混凝土之間的脫離或產生較大的內應力使修復失?。虎鄄捎糜袡C材料與無機材料復合的聚合物材料封堵裂隙,其中水泥基材料中可以形成一層交聯的聚合物網,粘附在砂漿上,進而阻止了微裂紋擴展;聚合物顆??梢蕴畛渌嗌皾{中一部分較大的孔隙,而且改變了孔結構,增強了膠凝材料漿體與舊砂漿及混凝土的粘附性,但是不能有效地封堵微細裂隙,給飛機起降埋下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裂隙的封堵材料,能提高粘結強度,有效封堵微細裂隙,能達到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飛機起降安全的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機場水泥混凝土道面裂隙的封堵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水泥36-40%、高吸水性樹脂15-19%、環氧樹脂固化劑10-15%、增稠劑8-12%、混凝土膨脹劑6-8%、減水劑6-8%、速凝劑4-6%、高爐礦渣3-5%。
優選的,該封堵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水泥36%、高吸水性樹脂18%、環氧樹脂固化劑13%、增稠劑10%、混凝土膨脹劑6%、減水劑7%、速凝劑6%,高爐礦渣4%。
優選的,該封堵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水泥38%、高吸水性樹脂19%、環氧樹脂固化劑15%、增稠劑8%、混凝土膨脹劑7%、減水劑6%、速凝劑4%、高爐礦渣3%。
優選的,該封堵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水泥40%、高吸水性樹脂15%、環氧樹脂固化劑10%、增稠劑9%、混凝土膨脹劑8%、減水劑8%、速凝劑5%、高爐礦渣5%。
優選的,所述水泥為P·O 52.5級水泥。
優選的,所述增稠劑為甲基纖維素。
優選的,所述混凝土膨脹劑為硫鋁酸鈣類混凝土膨脹劑。
優選的,所述減水劑為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工程學院,未經徐州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949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從氟代喹啉合成喹啉-8-胺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 下一篇:換擋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