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間減震核電廠結構體系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94510.X | 申請日: | 2017-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694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文光;馮祎鑫;何文福;吳浩;楊巧榮;許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21D1/02 | 分類號: | G21D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間 減震 核電廠 結構 體系 | ||
一種空間減震核電廠結構體系,包括核島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核島結構設在一安全殼內,所述的安全殼又設在一保護殼內,所述的安全殼與保護殼之間布設有減震裝置;所述的內設有核島的安全殼下部直接或通過隔震裝置固定在所述保護殼底面上,所述的減震裝置設有若干個,分布支撐在所述安全殼的外側面和頂部與保護殼的內側面和頂部之間。本發明的減震裝置豎向剛度合適、整體結構剛度對稱、搖擺響應小、有效保護了支座和解決結構傾覆、使結構的豎向及水平加速度響應適當,實現核島結構的三維空間減震,提高核電廠結構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核電廠結構體系,尤其是涉及一種雙殼體空間減震核電廠結構體系。
背景技術
核電作為一種新型高效清潔能源在我國得到大力推廣,是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核電結構在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壞所引發的后果異常嚴重,不僅經濟損失巨大,還有可能造成危害極重的核泄漏問題。目前人們對核能源利用最大的擔憂依舊來源于核設施的安全性。
目前核電結構的選址多在東南沿海平坦地區,造成土地浪費,存在飛機撞擊等瞬間巨大沖擊的危險,也存在出現破壞難以控制核泄漏的潛在危險。目前人們對于發展核電的擔憂仍是安全問題,其中核電結構的抗震是其中重要的研究課題與方向。現有核電結構的隔震大多采用水平隔震技術,對結構豎向加速度響應會放大,造成內部重要設備的損毀。為使結構豎向地震響應得到控制所提出的核電三維隔震技術同樣有不足之處——因隔震支座豎向剛度過小、整體結構剛度不對稱而造成搖擺響應過大、支座破壞甚至結構傾覆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出一種空間減震核電廠結構體系,其隔震支座豎向剛度合適、整體結構剛度對稱、搖擺響應小,有效保護了支座和解決結構傾覆問題,同時控制結構的豎向加速度響應,實現核島結構的三維空間減震,提高核電廠結構的安全性。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空間減震核電廠結構體系,包括核島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核島結構設在一安全殼內,安全殼又設在一保護殼內,所述安全殼的下部直接固定在所述保護殼底面上,所述的安全殼與保護殼之間布設有若干減震裝置,分布支撐在所述安全殼的外側面與保護殼的內側面、以及所述安全殼與保護殼兩者的頂部之間。
或:一種空間減震核電廠結構體系,包括核島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核島結構設在一安全殼內,安全殼又設在一保護殼內,所述安全殼的下部通過隔震裝置固定在所述保護殼底面上,共同構成底部隔震層,所述的隔震裝置包括若干現有技術的隔震支座及耗能裝置,所述隔震支座的上部與安全殼下部固定、下部與保護殼的底面固定;安全殼與保護殼之間布設有若干減震裝置,分布支撐在所述安全殼的外側面與保護殼的內側面、以及所述安全殼與保護殼兩者的頂部之間。
優選地,所述的減震裝置為:現有減震技術目前工程上廣泛認可使用的阻尼器,例如黏滯阻尼器。
優選地,所述的安全殼和保護殼具有側壁和頂部。
優選地,所述的減震裝置在拱形頂部設置至少1個、所述的減震裝置在側面設置至少1個。
所述的保護殼為人工殼或是天然巖體形成的殼體。
所述的空間減震核電廠結構體系應用于地上、地下、山洞內或內陸山地內。
本發明的最外層保護殼體可為人工構筑,也可將核電廠選址在內陸山地從而利用天然巖體作為保護殼體,核島結構下部采用基礎固定或基礎隔震技術,核島結構安全殼之外再設保護殼,并在兩殼體之間布置減振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突出優點:
1)相比普通核電廠結構,本發明的雙殼體空間減震核電廠結構將隔震與減震系統聯合使用,在多方向上控制結構地震響應,保護核島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945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氣泡反應器測試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站監控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