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交互方法、裝置以及電子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91056.2 | 申請日: | 2017-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844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段家瑋;張文杰;邊傳猛;高臻熙 | 申請(專利權)人: |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27 | 分類號: | G06F17/27;G06F3/01;G10L15/22;G10L1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源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4 | 代理人: | 馮德魁;竇曉慧 |
| 地址: | 英屬開曼群島大開*** | 國省代碼: | 開曼群島;KY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互目標 交互信息 應用標識 智能交互 應用程序執行 二次應用 應用程序 服務方 電子設備 交互控制 返回 發送 申請 應用 方針 服務 | ||
本申請公開一種智能交互方法,包括:向服務方發送用戶輸入的交互信息;接收所述服務方返回的所述交互信息對應的應用標識和交互目標動作;啟動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并基于所述應用程序執行所述交互目標動作;接收所述服務方針對用戶輸入的二次交互信息返回的二次應用標識和二次交互目標動作;判斷所述二次應用標識與所述應用標識是否一致,若是,基于所述應用程序執行所述二次交互目標動作。所述智能交互方法,可根據用戶輸入交互信息對應用程序進行多輪次的交互控制,實現方式簡單,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人工智能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智能交互方法。本申請同時涉及一種智能交互裝置,一種基于服務方的智能交互方法以及裝置,以及兩種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普及和發展,智能語音技術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智能語音技術是在大規模知識處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適用大規模知識處理、自然語言理解、知識管理等技術領域。智能語音技術通過自然語言理解識別用戶意圖,并通過推送配置與用戶意圖相匹配的信息,從而實現與用戶之間的交互。隨著智能語音技術的發展,已有多項實際的應用,比如常見的智能語音客服,以及智能語音技術在音樂、導航、聊天等應用程序上的應用,在交互過程中,由用戶通過智能語音客服的客戶端發起一段語音,服務器依據自然語言處理的結果返回適當的文本答覆;或者是在音樂、導航、聊天等應用程序內的智能語音操作,例如地圖應用可根據獲取到的用戶輸入的語音進行導航作業。
目前智能語音技術的架構是在智能語音系統的客戶端采集用戶的語音信息,采集到用戶的語音信息后傳送到智能語音系統后端的服務器進行處理,并由服務器將用戶輸入的語音信息的處理結果返回給客戶端。然而,這種架構首先面臨安全性的限制,要想通過應用程序實現這種架構,必須取得各個應用程序采集用戶語音的權限,但考慮到應用程序的安全性,目前應用程序均為開放這一權限;此外,要想通過應用程序實現這種架構,要求應用程序必須具備有能力進行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這大大提升了應用程序代碼復雜度,大幅增加了開發成本。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智能交互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本申請同時涉及一種智能交互裝置,一種基于服務方的智能交互方法以及裝置,以及兩種電子設備。
本申請提供一種智能交互方法,包括:
向服務方發送用戶輸入的交互信息;
接收所述服務方返回的所述交互信息對應的應用標識和交互目標動作;
啟動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并基于所述應用程序執行所述交互目標動作;
接收所述服務方針對用戶輸入的二次交互信息返回的二次應用標識和二次交互目標動作;
判斷所述二次應用標識與所述應用標識是否一致,若是,基于所述應用程序執行所述二次交互目標動作。
可選的,若所述判斷所述二次應用標識與所述應用標識是否一致步驟的判斷結果為否,關閉所述當前運行的所述應用程序,啟動所述二次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并基于所述二次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執行所述二次交互目標動作;
或者,啟動所述二次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并基于所述二次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程序執行所述二次交互目標動作。
可選的,所述交互信息的類型包括下述至少一項:語音類型、文字類型和視頻類型。
可選的,若所述交互信息中包含語音類型和/或視頻類型的交互信息,所述向服務方發送用戶輸入的交互信息步驟執行前,執行下述步驟:
獲取用戶輸入的語音類型和/或視頻類型的交互信息,并對獲取到的語音類型和/或視頻類型的交互信息進行轉碼;
所述向服務方發送用戶輸入的交互信息步驟向所述服務方發送的交互信息,包括轉碼后的交互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未經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9105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