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用納米氧化錳/多孔碳原位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89177.3 | 申請日: | 2017-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251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峻峰;包珊珊;高陽;趙瑞蘭;劉磊;何歡;張佩聰;賴雪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50 | 分類號: | H01M4/50;H01M4/583;H01M4/1391;H01M4/139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離子電池 負極 納米 氧化錳 多孔 原位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用納米氧化錳/多孔碳原位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該鋰離子電池負極用納米氧化錳/多孔碳原位復合材料是由納米氧化錳和多孔碳構成,納米氧化錳均勻分散于多孔碳中,二者形成原位復合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用納米氧化錳/多孔碳原位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氧化錳/多孔碳原位復合材料為顆粒狀,尺寸為3~10μ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用納米氧化錳/多孔碳原位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氧化錳/多孔碳原位復合材料的比表面積為5~30m2/g,孔徑為15~25nm。
4.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用納米氧化錳/多孔碳原位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稱量無水氯化錳和二水檸檬酸三鈉,分別溶于去離子水得到氯化錳溶液和檸檬酸鈉溶液,將二者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溶液;
(2)加入無水乙醇至步驟(1)所得混合溶液中,然后置于60oC恒溫水浴鍋中,在持續攪拌的反應條件下進行保溫,反應沉淀產物冷凍干燥后得到檸檬酸錳前驅體;
(3)將步驟(2)所得檸檬酸錳前驅體裝入坩堝后,置于水平管式爐中,在氬氣條件下以5oC/min的速率從室溫升至碳化溫度,保溫1~4h后自然冷卻至室溫,最終碳化產物即納米氧化錳/多孔碳原位復合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用納米氧化錳/多孔碳原位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保溫時間為2~10min。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鋰離子電池負極用納米氧化錳/多孔碳原位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碳化溫度為600~900o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理工大學,未經成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917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