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夾具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87854.8 | 申請日: | 2017-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6030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應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應鴻 |
| 主分類號: | B25B1/02 | 分類號: | B25B1/02;B25B1/24;B23Q3/06;B23Q17/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華市永***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夾具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智能夾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將工件(3)夾持在臺虎鉗(2)或平口鉗上,用銼刀(1)或鋸條壓在工件(3)上且觸及第一滾輪(51)和第二滾輪(55),第一滾輪(51)經第一轉動框與臺虎鉗(2)或平口鉗的活動鉗口兩側鉸接,第二滾輪(55)經第二轉動框與臺虎鉗(2)或平口鉗的固定鉗口兩側鉸接;
2)控制系統能記錄并顯示第一滾輪(51)和第二滾輪(55)的初始位置信號;
3)控制系統能根據工件(3)需求分別設置與第一滾輪(51)對應的第一目標下移數值和與第二滾輪(55)對應的第二目標下移數值;
4)當銼刀(1)或鋸條加工時,如果通過加壓第一滾輪(51)到達第一目標下移數值,和/或,第二滾輪(55)到達第二目標下移數值,控制系統報警;
其中:
第一轉動框,由兩根第一轉動桿(52)和一根第一水平桿連接成剛性結構;
第一滾輪(51),其套在第一水平桿外,能夠滾動;
第二轉動框,由兩根第二轉動桿(54)和一根第二水平桿連接成剛性結構;
第二滾輪(55),其套在第二水平桿外,能夠滾動;
還設置有:
第一磁鐵(61),為圓弧體,固定在第一轉動桿(52)上,圓弧體的圓心不與第一鉸接點(53)重疊;
第二磁鐵(64),為圓弧體,固定在第二轉動桿(54)上,圓弧體的圓心不與第二鉸接點重疊;
第一霍爾(62),其相對于活動鉗口(22)固定,能采集第一磁鐵(61)的位置信號,從而能采集第一轉動桿(52)的轉動角度信號;
第二霍爾(63),其相對于固定鉗口(21)固定,能采集第二磁鐵(64)的位置信號,從而能采集第二轉動桿(54)的轉動角度信號;
第一扭簧(8),其一端與第一轉動桿(52)聯接,其另一端與活動鉗口(22)固定,第一扭簧(8)能使第一轉動桿(52)朝豎直方向轉動;
第二扭簧,其一端與第二轉動桿(54)聯接,其另一端與固定鉗口(21)固定,第二扭簧能使第二轉動桿(54)朝豎直方向轉動;
第一限位桿(72),其固定在活動鉗口(22)的側面,能定位第一轉動桿(52)的初始位置;
第二限位桿(71),其固定在固定鉗口(21)的側面,能定位第二轉動桿(54)的初始位置;
所述控制系統,其包括:
控制器,其分別連接第一霍爾(62)、第二霍爾(63);
輸入開關,其與控制器連接;
第一顯示器,其連接控制器,第一顯示器能顯示第一滾輪(51)的第一實時下移數值;
第二顯示器,其連接控制器,第二顯示器能顯示第二滾輪(55)的第二實時下移數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夾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統設置有第一蜂鳴器和第二蜂鳴器,當第一滾輪(51)到達第一目標下移數值時,第一蜂鳴器報警,當第二滾輪(55)到達第二目標下移數值時,第二蜂鳴器報警。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智能夾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目標下移數值和第二目標下移數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智能夾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統能記錄第一滾輪(51)的第一實時下移數值、第二滾輪(55)的第二實時下移數值,并設定第一實時下移數值和第二實時下移數值的最大偏差數值,當超過最大偏差數值時,控制系統報警。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智能夾具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目標下移數值和第二目標下移數值,經所述的控制系統能轉換成所述第一滾輪(51)和第二滾輪(55)的轉動角度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應鴻,未經應鴻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785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容器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手動高壓合閘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