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轉向器疲勞耐久試驗機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587776.1 | 申請日: | 2017-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20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董旭鋒;李景林;孫思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瑞銘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6 | 分類號: | G01M1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向器 疲勞 耐久 試驗 | ||
技術領域
轉向器疲勞耐久試驗機有效的檢驗轉向總成各項指標。屬于耐久試驗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轉向器作為汽車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在生產(chǎn)中需要進行嚴格的性能測試與耐久試驗以驗證其可靠性并獲得最佳工作狀態(tài)。由于實車試驗不僅危險性高且費用昂貴,生產(chǎn)商更傾向于采用試驗設備來模擬不同工況下的試驗,這種方式不僅安全、方便、成本低,并且能達到比較理想效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轉向器疲勞耐久試驗機。設備采用伺服電機作為動力源,轉向器加載端裝置可以模擬轉向器在汽車上的實際情況,通過模擬加載數(shù)據(jù),對轉向器進行耐久疲勞試驗。可以進行設定時間、次數(shù)的試驗或直至轉向器無法正常工作為止,從而檢測了轉向器的整體性能,為產(chǎn)品的疲勞驗證提供了可靠的數(shù)據(jù)。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的技術方案是:由轉向器加載裝置1、轉向器安裝裝置2、輸入端加載裝置3、PLC電氣控制柜4、轉向器加載端底座5、輸入端加載端底座6組成。轉向器加載裝置1與轉向器加載端底座5通過滑動組件連接;轉向器安裝裝置2與轉向器加載端底座5通過螺栓組連接;輸入端加載裝置3與輸入端加載端底座6通過滑動組件連接;轉向器安裝裝置1、輸入端加載裝置3與PLC電氣控制柜4通過數(shù)據(jù)線連接。
電氣控制方面采用PLC和觸摸屏進行控制,采用伺服電機作為動力源,負責設備的全部運行指令及實施。
本發(fā)明的增益效果:
在結構上:設備主要由機械臺架、控制系統(tǒng)等構成,采用伺服電機模擬方向盤對轉向器進行操作。采用觸摸屏作為人工界面,使操作簡單化的同時,也使操作數(shù)據(jù)的設定更加靈活,使之能滿足不同轉向器的試驗要求。
在控制上:應用扭矩傳感器,對轉向器施加的扭矩值得到有效的監(jiān)控,可以檢測出轉向器各項數(shù)據(jù)的臨界值;應用伺服電機作為試驗設備的動力源,使之在做各項實驗時可以得出精準的試驗數(shù)據(jù)。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整體軸測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整體主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整體俯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轉向器加載裝置的主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轉向器安裝裝置的主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轉向器安裝裝置的側視圖;
圖7為本發(fā)明轉向器輸入端裝置的主視圖;
圖8為本發(fā)明轉向器輸入端裝置的俯視圖;
圖9為本發(fā)明轉向器加載端底座的俯視圖;
圖10為本發(fā)明轉向器輸入端底座的俯視圖;
圖11為本發(fā)明轉向器輸入端底座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2、圖3所示,轉向器疲勞耐久試驗機由轉向器加載裝置1、轉向器安裝裝置2、輸入端加載裝置3、PLC電氣控制柜4、轉向器加載裝置底座5、輸入端加載裝置底座6組成。轉向器加載裝置1與轉向器加載裝置底座5通過滑動組件連接;轉向器安裝裝置2與轉向器加載裝置底座5通過螺栓組連接;輸入端加載裝置3與輸入端加載裝置底座6通過滑動組件連接;轉向器安裝裝置1、輸入端加載裝置3與PLC電氣控制柜4通過數(shù)據(jù)線連接。PLC電氣控制柜安放在設備外側。
參照圖4所示,左側伺服電機4-1與減速機4-2通過螺栓連接;減速機4-2與加載端機架4-3通過螺栓連接;連接套4-5通過脹緊套4-4連接減速機4-2;扭矩傳感器4-6與連接套4-5通過螺栓連接;連接板4-7與扭矩傳感器4-6通過螺栓連接;連接板4-7與上側支撐板4-8通過螺栓連接;上側支撐板4-8與加載端機架4-3通過螺栓連接;旋轉軸4-9與連接板4-7通過螺栓連接;外拉桿固定板4-10與旋轉軸旋轉工件4-13通過螺栓連接;外拉桿4-11與外拉桿固定板4-10通過螺母連接;外拉桿4-11與拉伸傳感器4-12連接;旋轉軸旋轉工件4-13與旋轉軸4-9通過平鍵連接;絲杠連接板4-20與旋轉軸旋轉工件4-13通過螺栓連接;交叉滾柱軸環(huán)4-14與旋轉軸旋轉工件4-13、絲杠連接板4-20通過螺栓連接;下側連接板4-15與加載端機架4-3通過螺栓連接;右側伺服電機4-16與加載端機架4-3與通過螺栓連接;絲杠4-19通過伺服電機連接套4-17連接右側伺服電機4-16;軸承室4-18與上側支撐板4-8通過螺栓連接;絲杠連接板4-20與絲杠4-19的絲母座通過螺栓連接。
參照圖5所示,轉向器5-1與轉向器固定座5-2通過螺栓連接;轉向器固定座5-2與固定座滑塊5-4通過螺栓連接;固定座滑塊5-4與放入滑塊擋條5-3中;滑塊檔條5-3與支撐座5-5通過螺栓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瑞銘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未經(jīng)吉林瑞銘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77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