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穿越富水破碎帶小凈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87766.8 | 申請日: | 2017-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912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肖伯強;胡義新;黃成偉;徐庭;唐江平;李志成;王路;陳繼紅;李送根;周舒;周益軍;劉寧波;盧佩;張成林;楊清印;陳丹;趙磊;馮淑華;田野;石萬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6/02 | 分類號: | E21F16/02;E21D9/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鴻 |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穿越 破碎 帶小凈距 隧道 施工 排水 方法 | ||
1.一種穿越富水破碎帶小凈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包括在富水破碎帶(3)上開挖小凈距隧道,小凈距隧道包括并列排布、穿越富水破碎帶的第一隧道(1)和第二隧道(2),第一隧道(1)和第二隧道(2)之間為間隔巖壁(7);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進行第一隧道(1)的開挖施工,第一隧道(1)在穿越富水破碎帶(3)處出現掌子面涌水時,則在第一隧道(1)側壁上安裝第一導水結構(4)抽排地下水,地下水經第一隧道(1)側壁排出,封閉第一隧道(1)的掌子面,第一導水結構(4)為負壓抽排水裝置;
2)、進行第二隧道(2)的開挖施工,第二隧道(2)在穿越富水破碎帶(3)處出現掌子面涌水時,則在第二隧道(2)側壁上安裝第二導水結構(5)抽排地下水,地下水經第二隧道(2)側壁排出,封閉第二隧道(2)的掌子面,第一隧道(1)繼續進行開挖施工,重復上述步驟,直到兩隧道貫通;若第二隧道(2)在穿越富水破碎帶(3)處未出現掌子面涌水時,則在間隔巖壁(7)前方的富水破碎帶(3)內安裝第三導水結構(6)抽排富水破碎帶(3)區域的地下水,使第三導水結構(6)的進水端位于富水破碎帶(3)內、出水端位于第二隧道(2)內,地下水經第二隧道(2)排出,此后始終以第二隧道(2)作為引流隧道進行排水,兩隧道同時開挖施工,直到兩隧道貫通,第二導水結構(5)和第三導水結構(6)均為負壓抽排水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穿越富水破碎帶小凈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導水結構(4)為多根進口端位于第一隧道(1)的側壁上、與第一隧道(1)連通,出口端位于第一隧道(1)外的第一引排水管道(8.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穿越富水破碎帶小凈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水結構(5)為多根進口端位于第二隧道(2)的側壁上、與第二隧道(2)連通,出口端位于第二隧道(2)外的第二引排水管道(8.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穿越富水破碎帶小凈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水結構(6)為多根進口端位于富水破碎帶(3)內、出口端位于第二隧道(2)的側壁上且與第二隧道(2)連通的第三引排水管道(8.3)。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穿越富水破碎帶小凈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1)的掌子面與第二隧道(2)的掌子面之間距離不小于50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穿越富水破碎帶小凈距隧道施工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1)的掌子面與所述第一隧道(1)的仰拱之間的距離和所述第二隧道(2)的掌子面與所述第二隧道(2)的仰拱之間的距離均不小于40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776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