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87700.9 | 申請日: | 2017-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35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童曉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86 | 分類號: | H01L29/786;H01L27/12;H01L2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 面板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具有顯示區和圍繞顯示區的非顯示區,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襯底基板、薄膜晶體管器件層、第一電極層,薄膜晶體管器件層包括半導體層,半導體層的材料包括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層和第一電極層之間包括至少一層絕緣層;非顯示區包括至少一個凹槽,至少一個凹槽設置在至少一層絕緣層中,凹槽圍繞顯示區設置;凹槽表面設置有第一阻隔層。凹槽和第一阻隔層可以阻隔水汽和氧氣等物質,防止水汽和氧氣等物質進一步侵入至顯示面板內部,相對于現有技術,可以提高顯示面板抗水汽和氧氣等物質侵蝕的能力,提高顯示面板的顯示品質,延長顯示面板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提供的一種類型的顯示面板使用了薄膜晶體管(Thin FilmTransistor,簡稱TFT)技術。特別是隨著顯示面板在生活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市場需求份額激增,因此,提供高顯示品質、使用壽命長的顯示面板是技術發展的方向。
薄膜晶體管的基本結構通常包括:半導體層、柵極、源極和漏極,其中,柵極、源極和漏極通常使用金屬材料制作,半導體層可以使用非晶硅、多晶硅、金屬氧化物等材料制作。請參考圖1,圖1是現有技術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的剖面結構示意圖。現有技術提供的一種顯示面板中,包括襯底基板01、緩沖層02、以及設置在緩沖層02上的薄膜晶體管,其中薄膜晶體管包括半導體層03、源極04和漏極05、柵極06,源極04和漏極05使用設置在同一膜層;除此之外,半導體層03和柵極06之間設置有柵極絕緣層07、柵極06和源極04(漏極05)之間設置有第一絕緣層08和第二絕緣層09。其中,半導體層03的材料為銦鎵鋅氧化物(IndiumGallium Zinc Oxide,簡稱IGZO)。為了保證IGZO的半導體特性,在半導體層03后面的工藝中制作的柵極絕緣層07、第一絕緣層08和第二絕緣層09一般使用較低溫度成膜,進而導致其致密性不足,完成顯示面板后易被外界水汽和氧氣等進入,從而腐蝕顯示面板的內部膜層結構,造成顯示不良、顯示面板的壽命縮短。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具有顯示區和圍繞顯示區的非顯示區,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襯底基板、薄膜晶體管器件層、第一電極層,薄膜晶體管器件層包括半導體層,半導體層的材料包括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層和第一電極層之間包括至少一層絕緣層;非顯示區包括至少一個凹槽,至少一個凹槽設置在至少一層絕緣層中,凹槽圍繞顯示區設置;凹槽表面設置有第一阻隔層。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第一阻隔層的材料包括透明金屬氧化物。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第一阻隔層與第一電極層的材料相同。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至少一個凹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至少一層絕緣層包括第一絕緣層和第二絕緣層;第一凹槽設置在第一絕緣層中,第二凹槽設置在第二絕緣層中。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顯示面板還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相對設置;非顯示區包括膠體,膠體圍繞顯示區設置,膠體用于粘合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凹槽設置在第一基板靠近第二基板的一側表面,凹槽中包括部分膠體。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設置有液晶層,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膠體形成密閉空間用于容納液晶層。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至少一層絕緣層包括鈍化層,第一基板還包括柵極絕緣層和第二電極層;薄膜晶體管器件層還包括柵極層、刻蝕阻擋層、源漏極層;第一襯底基板、柵極層、柵極絕緣層、半導體層、刻蝕阻擋層、源漏極層、第二電極層、鈍化層、第一電極層沿第一襯底基板朝向第一電極層的方向依次設置;其中,鈍化層中包括至少一個凹槽。
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顯示面板還包括第二阻隔層,第二阻隔層設置在柵極絕緣層和鈍化層之間;第二阻隔層設置在非顯示區,第二阻隔層圍繞顯示區設置;第一阻隔層與第一電極層的材料相同,第二阻隔層與第二電極層的材料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770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GaN/AlGaN柵槽低損傷刻蝕的方法
- 下一篇:半導體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