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83843.2 | 申請日: | 2017-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003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甘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明奧環??萍加邢薰?/a> |
| 主分類號: | C02F1/461 | 分類號: | C02F1/461;C02F1/28;B01J20/20;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廢水處理 工藝 中鐵碳 污泥 制備 多孔 電解 顆粒 方法 | ||
1.一種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將廢水處理中鐵碳微電解工藝或芬頓工藝中產生的含鐵污泥,與木質素、木質素磺酸鹽、改性竹木粉中的一種或幾種進行混合造粒,造粒直徑范圍為3~20mm;然后放入燒結爐在隔氧環境下,于800~1000℃恒溫燒結2h以上,冷卻至200℃以下出爐,制得多孔化微電解顆粒;所述改性竹木粉是用強酸對竹粉或木粉進行水解后經干燥制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鐵污泥為含采用鐵碳微電解工藝或芬頓工藝處理含有機物的廢水所產生的沉淀污泥,其固相成分主要為Fe(OH)2、Fe(OH)3和Fe2O3,同時包含一定量的有機物、碳粉和少量雜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鐵污泥的固相成分中鐵含量應高于30%;若所述含鐵污泥固相成分的鐵含量不足,則需在污泥中適當摻入部分鐵粉,摻入鐵粉要求細度為80目篩網全通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質素和所述木質素磺酸鹽的純度大于9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強酸包含硫酸、鹽酸、磷酸、硝酸、檸檬酸、蘋果酸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強酸的質量濃度需大于1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粉或所述木粉中雜質含量應小于5%,且所述竹粉或所述木粉的細度滿足100目篩網全通過。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過程時間為不低于12h,溫度不低于30℃,所述強酸與所述竹粉或木粉的質量比不低于1:2。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后干燥溫度不高于120℃,干燥后的含水率不高于30%。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鐵污泥與所述木質素、木質素磺酸鹽、改性竹木粉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時,所述木質素、木質素磺酸鹽、改性竹木粉以任何比例混合,且所述含鐵污泥中的絕干固相物與所述木質素、木質素磺酸鹽、改性竹木粉總量的質量比大于2: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造粒的方式分為濕法造粒和干法造粒兩種;其中,所述濕法造粒是將含鐵污泥與木質素、木質素磺酸鹽、改性竹木粉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后,添加適量的水,使混合粉體的含水率達到50%~80%,然后使用滾筒造粒機、搖擺造粒機、旋轉造粒機、圓盤造粒機或高速混合制粒機造成直徑3~20mm的含水顆粒,再干燥獲得具有合適強度的顆粒;所述干法造粒是將含鐵污泥與木質素、木質素磺酸鹽、改性竹木粉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后,通過預先干燥保證混合粉體含水率達到30%以下,再采用壓片機或對輥機直接壓制得到直徑3-20mm的具有合適強度的顆粒。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廢水處理工藝中鐵碳或芬頓污泥制備多孔微電解顆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結爐為井式爐、帶式爐、推板爐或回轉爐;所述隔氧環境采用真空或惰性氣體保護或還原性氣體保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明奧環??萍加邢薰荆唇浬虾C鲓W環??萍加邢薰驹S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384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