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VoWiFi業務下WiFi接入點掉網檢測的方法、裝置及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82685.9 | 申請日: | 201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4292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先河;賀人龍;何艷麗;金明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4 | 分類號: | H04W24/04;H04W24/08;H04W76/25;H04W84/12;H04W8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蘭亭信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67 | 代理人: | 趙永剛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張***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vowifi 業務 wifi 接入 點掉網 檢測 方法 裝置 終端 | ||
本發明提供一種VoWiFi業務下WiFi接入點掉網檢測的方法、裝置及終端。所述方法包括:在通話狀態下,在接收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目的地址不可達的消息之后,向網絡側設備發送DPD請求消息;當在指定時間間隔內沒有收到應答消息時,再次向網絡側設備發送DPD請求消息;在沒有應答的情況下,每隔所述指定時間間隔之后,重新向網絡側設備發送一次DPD請求消息;在發送DPD請求消息的次數達到指定數目之后,如果沒有接收到應答消息,判斷當前WiFi接入點掉網。本發明能夠快速檢測出WiFi接入點是否掉網,減少用戶處于掉網狀態的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VoWiFi業務下WiFi接入點掉網檢測的方法、裝置及終端。
背景技術
終端在WiFi環境下進行VoWiFi(VoiceVideo over WiFi,WiFi網絡音視頻通話)業務時,如果出現網絡異常,終端會檢測WiFi AP(WiFi Access Point,WiFi接入點)是否掉網以判斷是否需要切換到其他網絡。
現有的檢測WiFi AP是否掉網的方法是通過發起DPD(Dead Peer Detection,失效對等體檢測)流程來實現,具體實現是在沒有任何下行數據情況下,終端啟動一個120s的定時器,定時器超時后向網絡發起DPD流程,如果沒有接收到EPDG(Evolved Packet DataGateway,演進的分組數據網關)的應答,終端會在2s之后再次發起DPD流程,在沒有應答的情況下,終端每隔2s發起一次DPD流程,共發起5次DPD流程(耗時10s)之后,如果網絡還沒有應答,就判斷當前WiFi AP掉網。因此,在WiFi AP掉網的情況下,終端需要至少用時130s才能檢測出來,檢測時間較長,會造成用戶長時間處于掉網的狀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VoWiFi業務下WiFi接入點掉網檢測的方法、裝置及終端,能夠快速檢測出WiFi接入點是否掉網,減少用戶處于掉網狀態的時間。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VoWiFi業務下WiFi接入點掉網檢測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話狀態下,在接收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目的地址不可達的消息之后,向網絡側設備發送DPD請求消息;
當在指定時間間隔內沒有收到應答消息時,再次向網絡側設備發送DPD請求消息;
在沒有應答的情況下,每隔所述指定時間間隔之后,重新向網絡側設備發送一次DPD請求消息;
在發送DPD請求消息的次數達到指定數目之后,如果沒有接收到應答消息,判斷當前WiFi接入點掉網。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非通話狀態下,當接收不到任何的下行數據時,在預定時間之后,向網絡側設備發送檢查網絡連接狀態的消息;
當接收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目的地址不可達的消息時,向網絡側設備發送DPD請求消息;
當在指定時間間隔內沒有收到應答消息時,再次向網絡側設備發送DPD請求消息;
在沒有應答的情況下,每隔所述指定時間間隔之后,重新向網絡側設備發送一次DPD請求消息;
在發送DPD請求消息的次數達到指定數目之后,如果沒有接收到應答消息,判斷當前WiFi接入點掉網。
可選地,所述指定時間間隔其中,tn1為第n次發起DPD請求的時間,tn2為接收到所述第n次DPD請求的應答消息的時間,n0且n為整數。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VoWiFi業務下WiFi接入點掉網檢測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第一發送單元,用于在通話狀態下,在接收到網絡側設備發送的目的地址不可達的消息之后,向網絡側設備發送DPD請求消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268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