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臉活體識別方法及相關產品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82651.X | 申請日: | 201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22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唐城;張學勇;周意保;周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2386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活體 識別 方法 相關 產品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人臉活體識別方法及相關產品,該方法包括:當移動終端接收到人臉采集指令時,通過前置攝像頭在前置發光光源關閉時采集第一人臉圖像;通過前置攝像頭在前置發光光源開啟時采集第二人臉圖像;判斷第一人臉圖像中的眼球區域占比與第二人臉圖像中的眼球區域占比的差值的絕對值是否大于預設閾值;若是,確定采集到的人臉圖像為活體人臉圖像。本發明實施例可以快速檢測人臉是否為活體,提高人臉識別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終端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臉活體識別方法及相關產品。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普及,現代生活人們基本上已是人手一臺手機。為了保證手機的安全性,目前的手機一般都采用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其中,人臉識別以其識別速度快等優點,已經廣泛應用于手機解鎖、移動支付等各個方面。
然而,人臉容易被偽造,安全性較低。例如,不法分子獲取到手機主人照片后,可以利用手機主人臉照片進行人臉識別。可見,目前的人臉識別的安全性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人臉活體識別方法及相關產品,可以快速檢測人臉是否為活體。
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人臉活體識別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當接收到人臉采集指令時,通過前置攝像頭在前置發光光源關閉時采集第一人臉圖像;
通過所述前置攝像頭在所述前置發光光源開啟時采集第二人臉圖像;
判斷所述第一人臉圖像中的眼球區域占比與所述第二人臉圖像中的眼球區域占比的差值的絕對值是否大于預設閾值;
若是,確定采集到的人臉圖像為活體人臉圖像。
本發明實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前置發光光源、前置攝像頭以及應用處理器AP,其中:
所述前置攝像頭,用于接收到人臉采集指令時,在所述前置發光光源關閉時采集第一人臉圖像;
所述前置攝像頭,還用于在所述前置發光光源開啟時采集第二人臉圖像;
所述AP,用于判斷所述第一人臉圖像中的眼球區域占比與所述第二人臉圖像中的眼球區域占比的差值的絕對值是否大于預設閾值;
所述AP,還用于當所述第一人臉圖像中的眼球區域占比與所述第二人臉圖像中的眼球區域占比的差值的絕對值大于所述預設閾值時,確定采集到的人臉圖像為活體人臉圖像。
本發明實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前置發光光源、前置攝像頭、應用處理器AP以及存儲器,所述存儲器用于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序,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被配置成由所述AP執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執行以下步驟的指令:
當接收到人臉采集指令時,通過所述前置攝像頭在所述前置發光光源關閉時采集第一人臉圖像;
通過所述前置攝像頭在所述前置發光光源開啟時采集第二人臉圖像;
判斷所述第一人臉圖像中的眼球區域占比與所述第二人臉圖像中的眼球區域占比的差值的絕對值是否大于預設閾值;
若是,確定采集到的人臉圖像為活體人臉圖像。
本發明實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種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采集單元、判斷單元和確定單元,其中:
所述采集單元,用于接收到人臉采集指令時,通過前置攝像頭在前置發光光源關閉時采集第一人臉圖像;
所述采集單元,還用于通過所述前置攝像頭在所述前置發光光源開啟時采集第二人臉圖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26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視頻時間序列的人臉表情識別方法
- 下一篇:一種車輛識別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