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向智能駕駛汽車的啟動退出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81808.7 | 申請日: | 201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635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楊鵬飛;寇改紅;姚杰;梁偉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3 | 分類號: | 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上海順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陸林輝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駕駛 計時器 制動踏板位置傳感器 自動駕駛系統 角度傳感器 距離傳感器 力矩傳感器 中央控制器 故障診斷 啟動開關 停止開關 退出系統 重置開關 啟動單元 人機交互 退出單元 電連接 汽車 退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面向智能駕駛汽車的啟動退出系統,智能駕駛啟動單元包括啟動開關、重置開關和第一計時器,智能駕駛進入單元包括故障診斷組件、角度傳感器和距離傳感器,智能駕駛退出單元包括停止開關、制動踏板位置傳感器、力矩傳感器和第二計時器;還包括中央控制器;啟動開關、重置開關、第一計時器、故障診斷組件、角度傳感器、距離傳感器、停止開關、制動踏板位置傳感器、力矩傳感器和第二計時器均與中央控制器電連接。本發明用于自動駕駛系統的人機交互,實現自動駕駛系統的啟動與退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駕駛汽車的人機交互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面向智能駕駛汽車的啟動退出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智能駕駛人機交互方面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方面,如自適應巡航系統以及緊急自動剎車系統等。以自適應巡航系統為例,其操作量包括:啟動、退出、取消、恢復,還有加減速度、加減跟車距離和重新啟動。同時在儀表盤上對相關信息進行顯示。由于智能駕駛汽車尚處于起步研究階段,人機交互的內部控制邏輯未見公開報道,即現有并不存在實現自動駕駛系統的啟動與退出的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面向智能駕駛汽車的啟動退出系統。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面向智能駕駛汽車的啟動退出系統,其特點在于,其包括一智能駕駛啟動單元、一智能駕駛進入單元和一智能駕駛退出單元,
該智能駕駛啟動單元包括一啟動開關、一重置開關和一第一計時器,該智能駕駛進入單元包括一用于汽車故障診斷的故障診斷組件、一用于檢測汽車的方向盤的轉角的角度傳感器和一用于檢測前向預瞄側偏距離的距離傳感器,該智能駕駛退出單元包括一停止開關、一用于檢測制動踏板被踩下的位置的制動踏板位置傳感器、一用于檢測該方向盤被施加的力矩的力矩傳感器和一第二計時器;
該啟動退出系統還包括一中央控制器,該中央控制器用于判斷該啟動開關導通后該第一計時器的計時是否超過一第一設定值或該重置開關導通后該第一計時器的計時是否超過一第二設定值,在為是時啟動智能駕駛;判斷該故障診斷組件傳來的故障診斷結果是否正常、且該角度傳感器傳來的轉角是否小于一第三設定值、且該距離傳感器傳來的距離是否小于一第四設定值,在均為是時進入智能駕駛;判斷該停止開關導通后該第二計時器的計時是否超過一第五設定值、且該制動踏板位置傳感器傳來的位置是否達到一設定位置、該力矩傳感器傳來的力矩是否大于一第六設定值且該第二計時器計出的該力矩的持續時間是否達到一第七設定值,在均為是時退出智能駕駛。
較佳地,該啟動開關和該停止開關均為右換擋撥片。
較佳地,該重置開關為左換擋撥片。
較佳地,該啟動退出系統還包括一用于供用戶輸入信息的人機交互觸屏,該人機交互觸屏與該中央控制器電連接。
較佳地,該啟動退出系統還包括一用于顯示當前車輛的狀態的指示燈,該指示燈與該中央控制器電連接。
較佳地,該啟動退出系統還包括一智能駕駛喚醒退出單元,該智能駕駛喚醒退出單元包括該停止開關和一第三計時器;
該中央控制器用于判斷該停止開關導通后該第三計時器的計時是否超過一第八設定值,在為是時喚醒退出智能駕駛。
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選條件,可任意組合,即得本發明各較佳實例。
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
本發明用于自動駕駛系統的人機交互,實現自動駕駛系統的啟動與退出,與駕駛員交互體驗良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面向智能駕駛汽車的啟動退出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180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