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終端及移動終端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81645.2 | 申請日: | 201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43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鄒方紹;王根在;黃帆;李英翠;李輝;石文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1/50;H01Q1/22;H01Q1/24;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516006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終端 天線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移動終端及移動終端天線,其中,所述移動終端包括:移動終端本體,設置在移動終端本體上的觸控面板,及設置在所述觸控面板上的天線。本發明所提供的移動終端,在觸控面板背離移動終端本體一面設置了用于接收無線信號的天線,改變了以往天線隱藏于移動終端本體與金屬殼體之間的結構,使得天線遠離金屬外殼,極大程度的減小了金屬外殼對天線的信號屏蔽,為天線設計帶來了一種新的思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移動終端及移動終端天線。
背景技術
自智能手機及平板上市以來,金屬外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它不僅美觀性強,強度較傳統的塑料外殼更好,更為耐用,而且手感也更好。采用金屬外殼亦或是非金屬外殼,已成為一款移動終端能否贏得市場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然而,金屬本身具有屏蔽無線信號的作用,當金屬外殼裝配至移動終端后,不可避免的削弱了傳統天線的信號接收能力。提高了移動終端的耐用性及美觀性,卻削弱其信號接收能力,顯然不是研發人員想要的結果,最終得到的產品也無法贏得用戶的喜愛。天線的設計往往會使一個天線研發團隊花費整年的時間去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但能否尋找到合適的思路卻無法保證,極為浪費人力物力。如何兩全其美的解決這個問題,成為了金屬外殼能否順利融入移動終端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移動終端,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天線隱藏于移動終端本體與金屬殼體之間,導致金屬外殼對天線的信號屏蔽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移動終端,包括移動終端本體,及設置在移動終端本體上的觸控面板,其中,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觸控面板上的天線。
優選方案中,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天線由輻射主體及饋電體組成,所述輻射主體由一體成型的第一輻射體、第二輻射體、第三輻射體及第四輻射體組成。
優選方案中,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第一輻射體、第二輻射體及第四輻射體構成一倒凹型結構。
優選方案中,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第三輻射體從所述倒凹型結構一端延伸設置。
優選方案中,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移動終端本體包括設置于金屬外殼及觸控面板之間的PCB板;
所述饋電體設置在由所述第一輻射體、第二輻射體及第四輻射體構成的凹型結構內,并通過一連接線饋電至所述PCB板。
優選方案中,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輻射主體經由所述第一輻射體、第二輻射體及第四輻射體與所述PCB板進行耦合,以在所需頻段上產生諧振。
優選方案中,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輻射主體通過改變第三輻射體的寬度與長度調整天線諧振。
優選方案中,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觸控面板第一端分布有觸控電路,所述天線設置于觸控面板第二端。
優選方案中,所述的移動終端,其中,所述移動終端為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
一種移動終端天線,其中,所述移動終端天線應用于如上所述的移動終端。
本發明所提供的移動終端,在觸控面板背離移動終端本體一面設置了用于接收無線信號的天線,改變了以往天線隱藏于終端本體與金屬殼體之間的結構,使得天線遠離金屬外殼,極大程度的減小了金屬外殼對天線的信號屏蔽,為天線設計帶來了一種新的思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移動終端較佳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惠州TCL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16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