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極化碼的降低PDCCH盲檢次數的盲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81198.0 | 申請日: | 201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599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榮科;孫賀;馮寶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創新實專利事務所 11121 | 代理人: | 祗志潔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極化 降低 pdcch 次數 方法 | ||
1.一種基于極化碼的降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盲檢次數的盲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發送端給下行控制信道發送信息序列前,執行過程包括:
(1.1)根據當前基站到用戶間通信的傳輸模式確定兩種可用的DCI格式,獲取兩種DCI格式對應控制信息長度的最大值Lmax,若高層信令指定的實際發送的DCI長度低于Lmax,則對參與信道編碼的信息序列填充隨機比特以達到最大長度Lmax;在長度為Lmax的信息序列末尾添加1bit標記位,用于指示實際發送的DCI信息是否填充了隨機比特;再在已添加標記位的信息序列后附加16bit的CRC校驗位,獲得最終參與信道編碼的信息序列;DCI表示下行控制信息,CRC校驗位表示循環冗余校驗位;
(1.2)進行信道編碼與速率匹配;首先,生成極化碼母碼:將(1.1)獲得的(Lmax+17)bit作為極化碼的信息位;然后,編碼模塊根據用戶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計算凍結集;根據高層信令指定的PDCCH長度作為打孔后的編碼輸出長度,結合所述信息位長度(Lmax+17)bit以及信噪比生成打孔圖樣,采用W_L極化碼打孔算法根據打孔圖樣與凍結集對極化碼母碼進行打孔操作,完成極化編碼和速率匹配,輸出高層信令指定格式的PDCCH信息流;
接收端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傳輸來的信息序列,解調獲取多用戶復用的控制信息序列,然后執行如下過程:
(2.1)根據3GPP協議劃分搜索空間,獲得候選的PDCCH集合;
(2.2)對候選PDCCH集合中的PDCCH進行盲檢測;
盲檢測過程是:每次提取一個候選的PDCCH進行信道譯碼,譯碼模塊采用與編碼模塊相同的算法計算凍結集以及打孔圖樣,進行解速率匹配并譯碼獲得極化碼的信息位,校驗CRC,如果校驗失敗,則當前PDCCH不屬于該用戶,繼續對下一個候選的PDCCH進行盲檢測;如果校驗成功,則該PDCCH屬于當前用戶;
(2.3)在確定屬于用戶的PDCCH后,用戶根據譯碼結果中預置的標記位判斷實際采用的DCI格式,進行控制信息提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盲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1)中,所設置的標記位取值0或1;當取值為1時,表示實際發送的DCI長度為Lmax,當取值為1時,表示實際發送的DCI長度小于Lmax,需要填充隨機比特以統一碼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盲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2)中,編碼模塊根據RNTI計算凍結集,具體是將極化碼的凍結位的最前面的K個比特位設定為RNTI地址,其余凍結位設置為0,K為RNTI的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盲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端,在盲檢測時,譯碼模塊采用分級檢測方式,通過CRC輔助的SCL譯碼算法同時完成解速率匹配、信道譯碼與CRC校驗,從而篩選出歸屬于用戶自身的候選PDCCH,然后根據標記位提取正確長度的DC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119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