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支撐氣墊鞋底的3D網布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9881.0 | 申請日: | 201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603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明(設計)人: | 蘇成喻;柯文新;石建良;楊孝清;黃小欣;任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晉江市華宇織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21/14 | 分類號: | D04B21/14;D04B21/16;A43B13/20;D06P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靈源***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撐 氣墊 鞋底 網布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支撐氣墊鞋底的3D網布,其原料為超細滌綸單絲;支撐氣墊鞋底的3D網布厚度為8~150mm,定20%的壓縮回彈性>95%。本申請的一種支撐氣墊鞋底的3D網布,采用三維精編的方式,具有三維織物組織結構,結構強度高,同時采用超細旦的聚酯單絲為原料,其回彈性好,在鞋墊應用具有更好的回彈優勢;同時采用具有抗菌的聚酯單絲為原料,具有生物抗菌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布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支撐氣墊鞋底的3D網布。
背景技術
氣墊鞋底最初使用Air sole緩震技術,這種緩震技術發明不僅改進了中底的減震,抗震保護性能,降低了中底的重量,氣墊空氣中芯添加超細纖維成份的三層網布作為支撐,增加氣墊底的平穩性和自動分配腳底重力,即使在行走時踩到釘子或尖硬的物件,扎破氣墊底導致完全漏氣,也不影響鞋子繼續穿著舒適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支撐氣墊鞋底的3D網布。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支撐氣墊鞋底的3D網布,其原料為超細滌綸單絲;支撐氣墊鞋底的3D網布厚度為8~150mm,定20%的壓縮回彈性>95%。支撐氣墊的3D網布的抗菌性能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大腸桿菌≥70%,或白色念珠菌≥60%。
一種支撐氣墊鞋底的3D網布的生產方法,其具體步驟為:
(一)超細旦聚酯切片的制備
采用雙螺桿熔融共混的方法,以高粘度聚酯切片和負載鋅離子羅布麻茶粉末為原料,經雙螺桿熔融擠出造粒,制備得到超細旦聚酯切片;
所述的熔融共混溫度為280~290℃;
所述的高粘度聚酯切片特性粘度為1.0~1.25dL/g;
所述的負載鋅離子羅布麻茶粉末方法為:在含水量為5%的4-甲基嗎啉-N-氧化物的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鋅進行溶解,然后在加入羅布麻茶粉末進行溶解;控制羅布麻茶在水溶液中的質量分數為20~30%,氯化鋅在水溶液中的濃度為0.1~0.5mol/L,然后在60~65℃條件下恒溫溶解45~60min,使羅布麻茶和鋅離子充分接觸,然后在10~50g/L的硫酸鈉溶液,采用噴液的方式,使負載鋅離子的羅布麻茶在10~50g/L的硫酸鈉溶液中凝固析出,收集沉淀,再在120℃干燥48h后制備得到負載鋅離子羅布麻茶粉末。
鋅離子具有優異的抗菌和抗靜電效果,但單一的鋅離子在共聚酯制備過程中難以添加,實現高含量和高溫共聚反應,因此通過負載在羅布麻茶粉末中,利用羅布麻茶中的羥基結構對鋅離子的吸附和鈍化作用,降低鋅離子高溫下的活性,而避免對聚酯的降解反應,同時利用負載鋅離子的羅布麻茶的抗菌作用,賦予共聚酯抗菌性能;
(二)超細旦滌綸單絲的制備
以超細旦聚酯切片經過熔融紡絲,經上油,集束,表面涂覆,預拉伸,一次拉伸,二次拉伸,氧化定型,再經卷繞制備得到超細旦滌綸單絲;
所述的改性聚酯熔融紡絲溫度275~285℃,預拉伸溫度為130~140℃,停留時間為0.01~0.15s,拉伸倍數為1.5~1.5,一次拉伸溫度為70~85℃,拉伸倍數為1.5~2.0,二次拉伸溫度為155~165℃,拉伸倍數為2.5~3.0;氧化定型溫度為100~105℃,停留時間為0.01~0.02s;
所述的表面涂覆采用噴嘴上油的方式進行表面涂覆,利用噴嘴出油,把超細旦聚酯初生單絲(即為集束的單絲)浸潤在表面涂覆液中,利用表面涂覆液中含有羅布麻茶的銅氨溶液對超細旦聚酯單絲的吸附和浸潤,使超細旦聚酯初生單絲負載抗菌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晉江市華宇織造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晉江市華宇織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98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細紗機斷紗保護方法
- 下一篇:一種鞋材結構的染色方法以及其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