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耦合成像光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9692.3 | 申請日: | 201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570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沈海闊;蘇玉婧;劉文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6 | 分類號: | G02B13/06;G02B2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耦合 成像 光學系統 | ||
1.一種耦合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次設置的液晶屏、轉像物鏡組、擴束鏡和光學耦合主物鏡;
所述轉像物鏡組包括由物側至像側依次設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第八透鏡、第九透鏡和第十透鏡;
所述光學耦合主物鏡包括由物側至像側依次設置的第十一透鏡、第十二透鏡、第十三透鏡、第十四透鏡、第十五透鏡、第十六透鏡、第十七透鏡和第十八透鏡;
所述第一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
所述第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
所述第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
所述第四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
所述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
所述第六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
所述第七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
所述第八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
所述第九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平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
所述第十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為凹面;
所述第十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平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
所述第十二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為凸面;
所述第十三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
所述第十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平面;
所述第十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平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
所述第十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
所述第十七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
所述第十八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凸面,像側表面于光軸區域為凹面,其物側表面或像側表面至少存在一個反曲點;
所述擴束鏡上鍍制與光學耦合主物鏡照度分布互補的勻光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成像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采用折射式光學結構設計,采用二次成像,光學系統能夠提供400nm~900nm波段的微光目標、不同場景的動態圖像,光學系統出瞳在外,光學畸變在3%以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969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襯套壓入裝置
- 下一篇:用于鉆夾頭自動化組裝的夾爪裝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