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輻射源的機載通信干擾航線建模與干擾效能評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9411.4 | 申請日: | 2017-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158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3 |
| 發明(設計)人: | 辛曉晟;張花國;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H04K3/00;G01C21/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點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孫一峰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輻射源 機載 通信 干擾 航線 建模 效能 評估 方法 | ||
1.基于輻射源的機載通信干擾航線建模與干擾效能評估方法,用于地面通信網臺和干擾飛機組合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計算干擾距離的限制值:
取干擾波束剛好覆蓋整個自然通信區域時的干擾距離作為限制值,干擾航線上任意點對應的干擾距離不能小于該值,限制值由如下公式1獲得:
公式1中,R自然是地面通信網臺的自然通信距離;θ0.5是干擾波束的波束寬度;
S2、生成圓型航線:
圓型航線半徑取為干擾飛機的轉彎半徑:r=R轉彎;
S3、生成跑道型航線,包括:
S31、跑道型航線圓弧部分半徑取為干擾飛機的轉彎半徑:r=R轉彎;
S32、計算能時刻滿足干擾覆蓋的直線段部分長度:
公式2中,D縱長1是直線段部分長度;R自然是地面通信網臺的自然通信距離;
S33、將壓制系數和自然通信距離帶入干擾方程,得:
公式3中,Kj是壓制系數,Pjt是干擾發射機功率;Gjt是干擾發射天線在通信接收天線方向的增益;Gjr是通信接收天線在干擾發射天線方向的增益;R是通信距離;Pst是通信輻射源功率;Gst是通信發射天線在接收天線方向的增益;Gsr是通信接收天線在發射天線方向的增益;反解出R參考,R參考為滿足壓制條件的最大干擾距離;
S34、計算當前參數下跑道型航線上的最大干擾距離:
S35、若R參考≥D遠,則取航線直線段長度D縱長=D縱長1;若R參考<D遠,則令:
反解出航線直線段長度D縱長;
S4、對步驟S2的圓型航線和步驟S3的跑道型航線進行干擾效能評估:
選擇干擾距離指標E(Rj)、通信壓制距離指標E(Rc)、干通比指標E(JSR)和通信有效區域面積指標E(S)四項指標進行評估,Rj為每個采樣點的干擾距離,Rc為每個采樣點的通信壓制距離,JSR為每個采樣點的干通比,S為每個采樣點干擾后通信有效區域面積,包括:
S41、在圓型和跑道型航線上各自取出一組具有代表性的采樣點;
S42、計算每個采樣點的干擾距離Rj:
取干擾源到干擾后通信有效區最遠、最近點的均值來表征,計算公式:
Rj=(r1+r2)/2 (公式6)
式中,r1是干擾源到干擾后通信有效區邊界點的最近點;r2是干擾源到干擾后通信有效區邊界的最遠點;
S43、計算每個采樣點的通信壓制距離Rc:
取通信輻射源到通信有效區最遠、最近點距離的均值,計算公式:
Rc=(r3+r4)/2 (公式7)
式中,r3是通信輻射源到通信有效區邊界的最近點;r4是通信輻射源到通信有效區邊界的最遠點;
S44、計算每個采樣點的干通比JSR:
JSR=Rj/Rc (公式8)
S45、計算每個采樣點干擾后通信有效區域面積S;
S46、將圓型航線每個采樣點的四項指標依次求平均作為圓型航線的四個整體指標值:
S47、將跑道型航線每個采樣點的四項指標依次求平均作為跑道型航線的四個整體指標值:
S48、每項指標取兩個航線中的最大值作歸一化:
S49、對兩個航線的四項評估指標值加權求和作為最終的干擾效能評估值:
其中,加權向量默認值為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修改;加權求和值最大的航線即為干擾效能較優的航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941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