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表集抄數據的用戶用能異常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7082.X | 申請日: | 2017-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889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吳亮;裘華東;俞成彪;胡若云;王偉峰;戴昶;丁國鋒;張宏達;劉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浙江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2 | 分類號: | G06Q30/02;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曉燕 |
| 地址: | 310007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多表集抄 數據 用戶 異常 分析 方法 | ||
一種基于多表集抄數據的用戶用能異常分析方法,涉及用戶用能異常分析方法.目前,水、電、氣數據分開管理,用能單位不進行綜合的用戶用能異常分析,給用能單位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1)針對每一戶采集的電、水、氣示度計算每日用能量;2)以連續多日用電、水、氣量平均值作為用戶用能基準;3)計算空房基礎用能;4)進行用水量突變異常分析;5)進行有用電無用氣異常分析;6)進行有用水氣無用電異常分析。本技術方案計算用戶日用電量、日用水量、日用氣量,分析用戶用能異常,其利用大數據挖掘分析常用的統計手段,達到及時發現用戶用能異常,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供能企業損失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戶用能異常分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多表集抄數據的用戶用能異常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原來各個供能單位的采集系統獨立建設,業務數據不能共享,因此無法進行用戶用能異常的聯合分析。隨著居民用戶智能電表、智能水表和燃氣表抄表數據遠程采集技術的不斷推進,目前多地已經具備“電水、氣、熱”多表數據聯合采集,為以戶為單位的用戶用能分析提供了基礎條件。
但目前,水、電、氣數據仍分開管理,用能單位不進行綜合的用戶用能異常分析,一些用能異常不能發現,給用能單位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對現有技術方案進行完善與改進,提供一種基于多表集抄數據的用戶用能異常分析方法,以達到及時發現用戶用能異常的目的。為此,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多表集抄數據的用戶用能異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針對每一戶采集的電、水、氣示度計算每日用能量;
2)以連續多日用電、水、氣量平均值作為用戶用能基準;
3)計算空房基礎用能,設置空房基礎用能避免誤判,以移動平均用電量K1%為空房用電基準,以移動平均用水量K2%空房用水基準,以移動平均用氣量K3%空房用氣基準;K1、K2、K3均為系數;
4)進行用水量突變異常分析;
當連續M日電量均大于空房用電基準,用氣量均大于空房用氣基準,且連續M日水量均小于空房用水基準時,則認為該戶用水異常,其為有用電無用水異常;
當連續M日電量均大于空房用電基準,用氣量均大于空房用氣基準,且連續M日水量均大于移動平均用水量K4%時,則認為該戶用水異常,其為用水量突變異常;K4為系數;
5)進行有用電無用氣異常分析;
當連續M日電量均大于空房用電基準,用水量均大于空房用水基準,且連續M日氣量均小于空房用氣基準,則認為該戶用氣異常,其為有用電無用氣異常;
當連續M日電量均大于空房用電基準,用水量均大于空房用水基準,且連續M日氣量均大于移動平均用氣量K5%,則認為該戶用氣異常,其為用氣量突變異常;K5為系數;
6)進行有用水氣無用電異常分析;
當連續M日水量均大于空房用水基準,或用氣量均大于空房用氣基準,且連續M日電量均小于空房用電基準;則認為該戶用電異常,其為有用水氣無用電異常;
當連續M日水量均大于空房用水基準,或用氣量均大于空房用氣基準,且連續M日電量均大于移動平均用電量K6%,則認為該戶用電異常,其為用電量突變異常;K6為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浙江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浙江華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708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磨削水晶平面的設備
- 下一篇:一種帶有自動定位功能石材板上料機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