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碼塊分割方法、終端、基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6847.8 | 申請日: | 2017-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571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加慶;鄭方政;孫韶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劉偉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割 方法 終端 基站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碼塊分割方法、終端、基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基站確定采用第一預設信息比特最大長度進行碼塊分割或者采用第二預設信息比特最大長度進行碼塊分割;如果確定采用第一預設信息比特最大長度進行碼塊分割,則所述基站將傳輸塊以所述第一預設信息比特最大長度為上限分割為一個或多個分段;如果確定采用第二預設信息比特最大長度進行碼塊分割,則所述基站將傳輸塊以所述第二預設信息比特最大長度為上限分割為一個或多個分段;其中,所述第一預設信息比特最大長度大于所述第二預設信息比特最大長度,以解決具有兩個最大信息塊長度時的碼塊分割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碼塊分割方法、終端、基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使用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用于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NR(New Radio,新無線)的增強移動寬帶(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應用場景。
LDPC通過對基礎圖(base graph)使用提升方法得到支持特定信息長度和碼率的校驗矩陣,從而進行編譯碼。采用一個針對較大信息塊長度設計的base graph會損失短信息塊LDPC的性能,而且還會降低短信息塊的latency(延遲),這特別不利于URLLC(超高可靠與低延遲的通信)場景的低時延要求。所以一些公司提出希望采用多個base graph,不同的base graph可以支持的信息長度和碼率也不同。
為了對性能與復雜度進行折衷,3GPP決定NR中可以使用具有兩個base graph的LDPC編碼方案。兩個base graph,其中大的base graph大小為46×68列,其中前22列對應信息位,最低碼率為1/3;而小的base graph大小為42×52列,最低碼率為1/5。與大的basegraph不同,小的base graph為了提高譯碼性能,降低譯碼時延,3GPP目前的結論是當信息比特K640時,base graph圖中前10列對映信息位;當信息比特560K≤640時,base graph的前9列對映信息位,當信息比特192K≤560時,base graph的前8列對映信息位;當信息比特40K≤192時,base graph的前6列對映信息位。
根據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協議,基站和終端是通過獲得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中的調試編碼方案(MCS,ModulationCoding Scheme)信息,查詢存儲的MCS表格獲得傳輸塊大小(TBs,Transport Block size)和目標R的值,然后根據LTE-Turbo碼的最大信息塊長度Kmax=6144進行碼塊分割,目標使得各個碼塊分段盡可能大且近似相等。具體思想如下:確定好TB(傳輸塊)的大小后,如果TB的大小小于Kmax,將TB分為一個碼塊;若TB的大小大于Kmax,將TB的長度B除以(Kmax-L)得到碼塊個數其中在LTE協議中L為24比特CRC(Cyclic RedundancyCheck,循環冗余校驗);再根據碼塊個數C與TB的長度B與CRC的個數L,選擇補零最少的Turbo碼(Turbo Code)交織長度,完成碼塊分割過程。
然而,對于LDPC來說有兩個base graph。由于存在兩個最大信息塊長度,所以碼塊的分割方法無法完全重用LTE中的碼塊分割設計,因此,亟需一種新的碼塊分割方案。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碼塊分割方法、終端、基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以解決具有兩個最大信息塊長度時的碼塊分割的問題。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碼塊分割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684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