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熊貓野化放歸人工介入的馴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6548.4 | 申請日: | 2017-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60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和;侯蓉;齊敦武;詹姆斯·斯帕提拉;杰克·歐文;拉曼卡蘭;畢溫磊;周延山;陳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晏輝;趙宇 |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熊貓 野化放歸 人工 介入 馴化 方法 | ||
1.一種大熊貓野化放歸人工介入的馴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1)感情培養:將野放個體與母獸隔離,放歸人員與野放個體進行單獨接觸;
(2)行為訓練:放歸人員對野放個體的行為進行訓練,包括活動量、爬樹能力、獨立性、對外界的警覺性及探究能力的訓練,訓練場地為第一半野化訓練場;
(3)野外環境適應:放歸人員對野放個體的野外生存能力進行訓練,包括尋找食物、尋找水源、躲避天敵及隱蔽能力的訓練,訓練場地為第二半野化訓練場;
所述第一半野化訓練場是人為根據模擬野外環境修建的圍欄區域,該區域具備人工圈養大熊貓個體野外生存的自然生態系統、過渡性適應的食物和自然水源、野外大熊貓生存的伴生動物條件,該區域無大熊貓天敵;
所述第二半野化訓練場具備野生大熊貓生存的自然生態系統、過渡性適應的食物和自然水源、野外大熊貓生存的伴生動物條件,并根據地形設有多個投食點,該區域無大熊貓天敵;
(4)放歸野外:將經過步驟(1)、步驟(2)、步驟(3)訓練后的野放個體放歸至野生大熊貓棲息地;所述的步驟(1)中的野放個體7-9月齡進行感情培養;放歸人員與野放個體每天進行2-4小時斷開母獸的單獨接觸,上午和下午各1-2小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熊貓野化放歸人工介入的馴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野放個體10-17月齡在第一半野化訓練場進行行為訓練;放歸人員對野放個體每天進行2-4小時的行為訓練,上午和下午各1-2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熊貓野化放歸人工介入的馴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野放個體18-24月齡在第二半野化訓練場進行野外環境適應訓練;放歸人員每天早上和下午于不同的投食點進行投食;野放個體18-21月齡時,放歸人員帶領野放個體尋找食物與水源,野放個體22-24月齡時,野放個體自行尋找食物和水源;放歸人員每天不定時對野放個體進行1-2小時的躲避天敵、隱蔽能力的訓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未經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654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復雜疾病診斷系統
- 下一篇:一種醫療監護安全診斷分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