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DNS可用性的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76523.4 | 申請日: | 2017-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25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海闊;左鵬;陳沛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
| 主分類號: | H04L29/12 | 分類號: | H04L29/12;H04L29/08;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誠五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42 | 代理人: | 付曉青,楊玉榮 |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dns 可用性 方法 系統 | ||
1.一種提高DNS可用性的方法,用于DNS遞歸服務器,包括如下步驟:
接收DNS查詢請求;
如果所述DNS查詢請求的查詢數據在DNS遞歸服務器的緩存中且所述查詢數據的TTL未過期,則返回緩存的查詢結果;如果所述查詢數據不在所述DNS遞歸服務器的緩存中或者所述查詢數據的TTL已過期,則向相應的DNS權威服務器發起迭代查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DNS可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迭代查詢包括,接受所述DNS權威服務器的應答,將記錄緩存到所述DNS遞歸服務器,重置緩存復用計數器,所述DNS遞歸服務器判斷該應答是否是本次DNS查詢的應答結果;如果是,將返回緩存的查詢結果,結束本次查詢;如果不是,則根據收到的應答繼續向上述DNS權威服務器發送請求進行迭代查詢。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DNS可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迭代查詢過程包括,如果某一級權威服務器沒有應答,則所述DNS遞歸服務器查詢所述查詢的數據是否已經在緩存中,若不在緩存中則返回服務失敗,若在緩存中,則判斷緩存復用計數器是否超過所配置的緩存復用次數;如果是,則返回服務失敗,如果否,則重置所述查詢的數據的TTL,緩存復用計數器減一,然后返回所述查詢的數據的記錄。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DNS可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重置上述數據的TTL的過程如下:
將所述查詢的數據中的每條資源記錄及其簽名信息記錄的TTL取下列數值中的最小值:
(1)收到的DNS權威服務器應答中的TTL;
(2)收到的DNS權威服務器應答中的簽名信息記錄的TTL;
(3)該數據的簽名信息記錄中的原始TTL;
(4)該數據的簽名信息記錄中的過期時間減去當前時間的差值。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DNS可用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當所述緩存復用計數器值降低到零后,DNS遞歸服務器刪除該所查詢的數據的緩存,并返回服務失敗。
6.一種提高DNS可用性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塊:
請求接收模塊,用于接收DNS查詢請求;
緩存復用模塊,用于在所述DNS查詢請求的查詢數據在緩存中且所述查詢數據的TTL未過期時,返回緩存的查詢結果;或者所述查詢數據不在緩存中或者所述查詢數據的TTL已過期時,向相應的DNS權威服務器發起迭代查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DNS可用性的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緩存復用模塊包括判斷單元,用于在所述迭代查詢的過程中,接受所述DNS權威服務器的應答,將記錄緩存到所述DNS遞歸服務器,重置緩存復用計數器,判斷該應答是否是本次DNS查詢的應答結果;如果是,將返回緩存的查詢結果,結束本次查詢;如果不是,則根據收到的應答繼續向上述DNS權威服務器發送請求進行迭代查詢。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提高DNS可用性的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緩存復用模塊還包括查詢單元,用于在所述迭代查詢的過程中,如果某一級權威服務器沒有應答,則查詢所述查詢的數據是否已經在緩存中,若不在緩存中則返回服務失敗,若在緩存中,則判斷緩存復用計數器是否超過所配置的緩存復用次數;如果是,則返回服務失敗,如果否,則重置所述查詢的數據的TTL,緩存復用計數器減一,然后返回所述查詢的數據的記錄。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DNS可用性的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查詢單元進一步包括重置裝置,用于根據以下規則重置上述查詢的數據的TTL:將該數據中的每條資源記錄及其簽名信息記錄的TTL取下列數值中的最小值:
(1)收到的DNS權威服務器應答中的TTL;
(2)收到的DNS權威服務器應答中的簽名信息記錄的TTL;
(3)該數據的簽名信息記錄中的原始TTL;
(4)該數據的簽名信息記錄中的過期時間減去當前時間的差值。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DNS可用性的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緩存復用模塊還包括刪除單元,用于在所述緩存復用計數器的值降低到零后,刪除該所查詢的數據的緩存,并返回服務失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未經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652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