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明清瓷青紙復制托裱漿糊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74644.5 | 申請日: | 2017-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84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玉杰 |
| 主分類號: | C09J103/02 | 分類號: | C09J103/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34117 | 代理人: | 張加寬 |
| 地址: | 242500 安徽省宣***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明清 瓷青紙 復制 漿糊 制備 方法 | ||
1.明清瓷青紙復制托裱漿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一、備料:1、面粉2、隔年的雪水和雨水存缸儲藏備用;
二、和面:
面粉倒入盆內,加入清水,攪拌揉和成面團,軟硬適中;
三、省面:
將糅合好的面團蓋上干凈的濕毛巾,觀察后再洗,避免面團凝結成塊;
四、去面筋:
將省好的面團放人盆中,倒人清水,用手擠、捏、搓,使淀粉白湯滲出,如果一開始就將面團抓碎,則容易洗成糊涂,不好收拾,淀粉白湯滲出,直至成面筋狀,待部分面團都除去面筋后,盆中清水白湯濃稠以后面己成面粉水,置入缸中,盆注入清水,繼續把余下的面團放入洗臉盆清水中擠捏搓洗,以無乳白湯為度,待全部面粉捏去面筋后,面盆內的清水己成面粉水;
五、過濾:
將細羅篩支撐在水缸口上,將洗出的淀粉水倒入其中,用手在細羅篩底部旋劃幾遍,使淀粉水過濾到水缸里;
六、沉淀:
淀粉水白湯倒入缸內,攪勻,蓋蓋,放在陰涼處兩天后自然沉淀;
七、浸泡
二三日后撇去上面清水,下層即成淀粉,可曬干留用,或貯缸中浸以冷水,面粉水經沉淀之后呈淺黃色,隔二三日更換水一次,如天氣炎熱時,每日更換冷水一次,經久不壞,去掉面筋的淀粉要浸泡一周以上時間,還要注意每天換水,勿使之變質,黃水變清后,即可以試煮漿糊了;
九、沖煮
1、煮制:制攪漿棒,將入面粉水倒入鍋內,加入清水少量,小火燒煮;
2、沖制:將沸水慢慢倒進將煮熟后的漿糊中,一手倒沸水,一手攪拌漿糊,天冷沖的偏生些,天熱偏熟些;
十、養漿:
漿糊做好后,摸平漿糊表面,涼后澆上一層冷水淹沒漿面,蓋蓋放于陰涼處存放;也可以用光滑的瓷碗,把漿糊舀出放到清水盆里,使之自然冷卻,,一周后可以用了;
十一、取用:
用漿糊時,先將上面的清水倒掉,用薄竹片切取,取后仍加清水保養;
十二、加藥
用將糊時,加入白芨粉,配比為一斤漿糊加白芨粉5錢,將白芨粉加水煮沸,小火熬制半小時,待涼后一夜過濾加入漿糊中攪勻;
十三,調配
一斤漿糊加清水1.5斤。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明清瓷青紙復制托裱漿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芨粉和水比例為1:0.05。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明清瓷青紙復制托裱漿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十,自然冷卻還可采用加入雨水或者雪水再浸泡3天,要經常換水,秋冬季節,每天換水一次,春夏季節,每天早晚各換水一次,一周后可以用了。
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明清瓷青紙復制托裱漿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煮制過程中利用攪漿棒順時針轉動攪拌,隨著溫度升高,淀粉水受熱而成濃糊狀,以有氣泡出現為準過一分鐘即熟,此時漿糊結白成糊狀,呈現透明體發亮光時,即為熟透,手粘少許漿糊覺得有黏性,糊熟后繼續猛攪動,以使勻調,增加粘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玉杰,未經楊玉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464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