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足狀磷酸銀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4201.6 | 申請日: | 2017-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111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延霖;李輝;張倩;郭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25/37 | 分類號: | C01B25/37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輝 |
| 地址: | 510006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足 離子液體 磷酸銀 制備 十二水磷酸氫二鈉 硝酸銀 懸濁液 溶解 混合溶液中 超聲分散 分離沉淀 水熱反應 分散劑 共沉淀 可重復 模板劑 水熱法 微米級 溶劑 滴加 水中 洗滌 冷卻 合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足狀磷酸銀材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硝酸銀溶解在水中,攪拌,得到溶液A;2)將十二水磷酸氫二鈉溶解在離子液體和水組成的混合溶液中,攪拌,超聲分散,得到溶液B;3)將溶液A滴加到溶液B中,攪拌,得到懸濁液C;4)將懸濁液C進行水熱反應,冷卻,分離沉淀,洗滌,干燥,得到多足狀磷酸銀粉末。本發明以硝酸銀、十二水磷酸氫二鈉為原料,以離子液體為溶劑、分散劑和模板劑,采用“共沉淀—水熱法”制得微米級多足狀Ag3PO4。該方法原料易得,離子液體可重復使用,工藝簡單,合成溫度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足狀磷酸銀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磷酸銀的形貌對其性質有較大的影響。通過加入模板或添加劑可輔助調控磷酸銀的生長速率,制備不同形貌的磷酸銀。如采用聚碳酸酯模板經化學沉積制備出納米棒狀磷酸銀;通過碳酸銀和磷酸間的酸蝕,陰離子交換反應制備多孔磷酸銀;通過聚乙二醇調控合成3D花狀磷酸銀;通過水熱法制備菱形十二面體磷酸銀;以Au@Ag納米棒為起始材料,基于異質外延生長出凹二十四面體磷酸銀;利用檸檬酸鈉輔助制備層狀結構的多孔微立方體磷酸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足狀磷酸銀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多足狀磷酸銀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硝酸銀溶解在水中,攪拌,得到溶液A;
2)將十二水磷酸氫二鈉溶解在離子液體和水組成的混合溶液中,攪拌,超聲分散,得到溶液B;離子液體為1-丁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氫鹽或1-乙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氫鹽中的至少一種;
3)將溶液A滴加到溶液B中,攪拌,得到懸濁液C;
4)將懸濁液C進行水熱反應,冷卻,分離沉淀,洗滌,干燥,得到多足狀磷酸銀粉末。
步驟1)中,硝酸銀與水的用量比為1g:(15~25)mL。
步驟2)中,十二水磷酸氫二鈉、離子液體和水的用量比為1g:(8~20)mL:(2~5)mL。
步驟3)中,溶液A的滴加速度為每1滴2~4秒。
步驟4)中,水熱反應的反應溫度為140~200℃,反應時間為15~25h。
步驟4)中,干燥為真空干燥,干燥溫度為40~70℃。
多足狀磷酸銀粉末的粒徑為10~50μ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以硝酸銀、十二水磷酸氫二鈉為原料,以離子液體為溶劑、分散劑和模板劑,采用“共沉淀—水熱法”制得微米級多足狀Ag3PO4。該方法原料易得,離子液體可重復使用,工藝簡單,合成溫度低。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制備的多足狀Ag3PO4的XRD射線衍射圖譜;
圖2為實施例制備的多足狀Ag3PO4在放大倍數為400的SEM圖譜;
圖3為實施例制備的多足狀Ag3PO4在放大倍數為8000的SEM圖譜。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多足狀磷酸銀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硝酸銀溶解在水中,攪拌,得到溶液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師范大學,未經華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42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光敏樹脂模型凍結工藝
- 下一篇:一種有序介孔碳化鉬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