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品質植物油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3965.3 | 申請日: | 2017-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845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鳳洪;劉昌盛;李文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1B1/04 | 分類號: | C11B1/04;C11B1/06;C11B3/00;C11B3/1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劉洋 |
| 地址: | 43006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品質 植物油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品質植物油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集成篩選、風選、磁選、色選和水選設備分離非油籽雜質,獲得清潔新鮮油籽;用熱風將油籽進行預熱到40℃~55℃,啟動微波處理,升溫至130℃~170℃時結束;先進行微霧噴射處理,然后再進行濕膜處理,處理時間為20min~35min,調質后油籽溫度40℃~60℃;采用螺桿榨油機對油籽進行低溫壓榨,獲得壓榨油和壓榨餅;將壓榨油加熱至20℃~50℃,在攪拌狀態下依次加入鈉基膨潤土、晶堿、黃原膠復合劑,過濾分離。本發明具有制油工藝鏈短、制油效率高、產品品質高、能耗煉耗低、對環境友好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油脂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品質植物油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植物油制取技術主要采用軋胚-蒸炒-預榨浸出工藝技術,目的是盡可能徹底壓榨出油脂,一般先將油籽軋胚,然后在110-130℃的高溫下蒸炒30~40min,不僅消耗大量電力和蒸汽,且由于油籽細胞破壞嚴重,發生了復雜的生化反應,導致毛油色澤深、酸值和磷脂含量高,風味辛辣,油脂氧化嚴重等問題,后續必須經過脫膠、脫酸、脫色、脫臭(240-260℃)等過度精煉才能使產品達到國家有關標準,并且精煉過程中使用了化學試劑和一些工業助劑。過度精煉導致植物油中伴隨的維生素E、植物甾醇、多酚、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磷脂等天然活性物質損失和破壞嚴重,同時高溫化學精煉過程中易產生反式脂肪酸、3-氯-1,2-丙二醇等風險因子。針對上述問題,國內外開展了低溫制取植物油技術研究。
CN 1840623A公開了一種油料的低溫制油及油料蛋白制取方法,采用脫皮低溫壓榨方法制取毛油,毛油經沉淀、精濾后獲得成品油,該方法操作簡便,能耗低,但是未涉及到油籽的深度精選、微波熱風調質和油脂低溫精煉等方法。
CN 102517141A公開了一種低溫制取山茶油的方法,全程制取過程應用物理方法,處理溫度均低于100℃,但是該工藝僅適用于油茶籽加工;但是未涉及到油籽的深度精選、微波熱風調質等方法。
CN 102268325A公開了一種葡萄籽油的提取方法,采用紅外預處理,然后分離葡萄籽,再采用液壓壓榨方法制取,過濾后獲得成品葡萄籽油;但是未涉及到油籽的深度精選、微波熱風調質和油脂低溫精煉等方法。
CN 102002427A公開了一種花生胚芽油的制取方法,采用低溫調質、低溫壓榨、低溫干燥脫水、過濾相結合的物理精煉方法制取花生胚芽油,但是未涉及到油籽的深度精選、微波熱風調質和油脂低溫精煉等方法。
CN 102293264A一種適度加工的植物油及其制備方法,采用低溫脫膠、低溫堿煉、脫色和脫臭技術,目的在于通過降低精煉溫度來減少反式脂肪酸的生成和節能降耗,但是未涉及到油籽的深度精選、微波熱風調質和油脂低溫精煉等方法。
從上述植物油制取方法來看,這些工藝或存在原料清理不充分,或存在調質效率低,或存在壓榨效率低,或存在工藝鏈長、能耗高、煉耗高,三廢排放大等問題,同時在生產自動化控制和標準化管理方面還有待于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品質植物油的生產方法,該方法具有制油工藝鏈短、制油效率高、產品品質高、能耗煉耗低、對環境友好等優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品質植物油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深度精選:集成篩選、風選、磁選、色選和水選設備分離非油籽雜質,獲得清潔新鮮油籽;
2)微波調質:用熱風將油籽進行預熱到40℃~55℃,啟動微波處理,當油籽升溫至130℃~170℃時結束微波調質;
3)調質壓榨:先進行微霧噴射處理,然后再進行濕膜處理,處理時間為20min~35min,調質后油籽溫度40℃~60℃;完成壓榨前調質后,采用螺桿榨油機對油籽進行低溫壓榨,獲得壓榨油和壓榨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39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