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通信系統中隨機接入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73686.7 | 申請日: | 2017-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352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蔡馨璽;郭宇軒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16/28 | 分類號: | H04W16/28;H04W7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徐協成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通信 系統 隨機 接入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隨機接入的方法及裝置。在一方法中,用戶設備通過至少一第一用戶設備波束執行和小區通信的隨機接入程序的第一隨機接入嘗試。當第一隨機接入嘗試失敗時,用戶設備通過至少一第二用戶設備波束執行和小區通信的隨機接入程序的第二隨機接入嘗試。其中,第一用戶設備波束的方向不同于第二用戶設備波束的方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網絡,特別涉及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隨機接入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在移動通信設備上傳輸大量數據的需求迅速攀升,傳統移動語音通信網絡進化成為藉由互聯網協議(Internet Protocol,IP)數據分組進行通信的網絡。此種IP數據分組通信可提供IP電話、多媒體、多重廣播以及隨選通信服務給移動通信裝置的使用者。
演進式通用陸地全球無線接入網絡(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E-UTRAN)為一例示的網絡架構。E-UTRAN系統可提供高速傳輸以實現上述的IP電話與多媒體服務。用于下一代的新無線電技術(例如,5G)目前正由第三代移動通信合作計劃(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標準組織進行討論。因此,目前許多在原3GPP規格的主干上的改變持續地被提出并考慮,以進化和完善3GPP的規格。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隨機接入的方法及裝置。在一方法中,用戶設備通過至少一第一用戶設備波束執行和小區通信的隨機接入程序的第一隨機接入嘗試。當第一隨機接入嘗試失敗時,用戶設備通過至少一第二用戶設備波束執行和小區通信的隨機接入程序的第二隨機接入嘗試。其中,第一用戶設備波束的方向不同于第二用戶設備波束的方向。
附圖說明
圖1為無線通信系統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發送器系統(也稱為接入網絡)與接收器系統(也稱接入終端或用戶設備)的一實施例的方塊圖。
圖3為通信系統的一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
圖4為圖3中程序代碼的一實施例的功能方塊圖。
圖5示出5G中的一波束概念。
圖6示出單機(stand-alone)、與LTE共站(co-sited)以及集中式基站(centralized base)。
圖7示出低性能傳輸的集合與共享式無線接入網絡(RAN)。
圖8示出單一發送/接收點(TRP)小區的不同布建場景。
圖9示出多個發送/接收點小區的不同布建場景。
圖10示出具有5G節點和多個發送/接收點小區的5G小區。
圖11示出長期演進技術(LTE)小區與新無線電(NR)小區之間的比較。
圖12示出競爭式隨機接入程序。
圖13示出非競爭式隨機接入程序。
圖14示出用于初始接入的流程圖。
圖15示出在高頻-新無線電(HF-NR)系統中藉由波束形成的增益補償。
圖16示出在高頻-新無線電系統中藉由波束形成的弱化干擾。
圖17示出在無小區變動(基于用戶設備檢測)的連接狀態下的移動的流程圖。
圖18示出在無小區變動(基于網絡檢測)的連接狀態下的移動的流程圖。
圖19示出涉及多個發送/接收點的隨機接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368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軌道棋(五塊拼)
- 下一篇:軌道棋(數碼四連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