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72751.4 | 申請日: | 2017-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9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7 |
| 發明(設計)人: | 羅興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興聚焦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5/00;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499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脾腎兩虛 所致 月經不調 帶下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特別是供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患者使用的中藥組合物的領域。
背景技術
臨床表現直腸滑脫不收,肛門有下墜感,兼見頭暈,耳鳴,神疲困倦,動則氣促,腰膝酸軟無力,夜晚尿頻,大便溏瀉或干結難排,舌淡,脈沉弱。
月經失調也稱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疾病,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可伴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癥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
帶下病的主要病因以濕邪為主,主要病機是任帶兩脈損傷,失約或失養。治療上重在調理任帶二脈。由于帶下病以濕邪為患,故其病纏綿,反復發作,不易速愈,且常并發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等疾病,是女性患者中僅次于月經病的常見病。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是我們目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隨著我國中醫中藥學的不斷發展,在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的優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療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等優勢,針對現有西醫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的現狀,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以解決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通過選擇合理的藥物及質量份比,可有效治療上述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
為達到上述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黨參150~280g、白術(炒)80~160g、當歸80~160g、茯苓150~260g、白芍100~250g、山藥(炒)150~300g、川芎50~120g、干姜30~120g、香附(醋制) 80~180g、木香30~120g、桂枝30~120g、砂仁30~100g、小茴香(鹽炒)50~150g、炙甘草20~100g、延胡索(醋制) 80~160g、杜仲(鹽炒) 150~280g、續斷100~250g、補骨脂(鹽炒)80~160g、雞冠花80~160g、青黛15~60g、牡蠣(煅) 150~500g、椿皮(炒) 60~100g,淀粉適量。
一種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黨參170~250g、白術(炒)90~140g、當歸90~140g、茯苓170~230g、白芍115~220g、山藥(炒)170~250g、川芎60~105g、干姜35~105g、香附(醋制) 90~150g、木香35~105g、桂枝35~105g、砂仁35~90g、小茴香(鹽炒)60~130g、炙甘草25~90g、延胡索(醋制) 90~140g、杜仲(鹽炒) 170~230g、續斷105~220g、補骨脂(鹽炒)90~140g、雞冠花90~140g、青黛18~50g、牡蠣(煅) 170~420g、椿皮(炒) 70~90g,淀粉適量。
一種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藥組合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黨參220g、白術(炒)120g、當歸120g、茯苓200g、白芍200g、山藥(炒)220g、川芎90g、干姜90g、香附(醋制) 130g、木香90g、桂枝90g、砂仁80g、小茴香(鹽炒)115g、炙甘草80g、延胡索(醋制) 120g、杜仲(鹽炒) 200g、續斷200g、補骨脂(鹽炒)120g、雞冠花120g、青黛40g、牡蠣(煅) 360g、椿皮(炒) 80g,淀粉適量。
一種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除淀粉外,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和粉塵后,按照質量份比共研為極細末待用;
B、按照傳統制備中藥水丸劑的方法,將研磨好的極細末藥物和淀粉過篩后,放入藥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備成水丸劑(其水丸的粒度為:4.8mm~5.0mm),進而曬干,分裝密封即可。
一種治療脾腎兩虛所致的月經不調及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水丸劑藥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6~8g /次,溫開水送下。10天為一個療程,3~5個療程即可痊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興聚焦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興聚焦醫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727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