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閉經性頭痛的中藥沖劑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68399.7 | 申請日: | 2017-07-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75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8 |
| 發明(設計)人: | 解愛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解愛春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 | 分類號: | A61K36/898;A61K9/16;A61P29/00;A61P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200 山東省青島市即***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閉經 頭痛 中藥 沖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閉經性頭痛的中藥沖劑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閉經性頭痛是指青中年婦女月經不潮而發生頭疼,月經開則頭痛消失的癥候。目前,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閉經性頭痛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此病的治療尤為重要。西醫治療本病并無特效藥物,臨床上最經常使用的是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酚酸鉀等西醫常用抗炎鎮痛藥物,服用這些藥物雖然能快速緩解疼痛,但治標不治本,而且長期服用易產生副作用。而通過中醫進行辨證治療,可以調理女性機能,改善女性胞宮的血液循環,讓行經期經血順暢,進而使月經恢復正常,使頭痛消失,標本兼治,具有很好的療效。中醫認為閉經性頭痛屬瘀血上攻清空所致。而女性閉經通常有虛實之分,虛者多因氣血不足和腎虛,實者多由寒凝、氣滯和血瘀,因而本發明中藥根據病因對癥下藥,具有補益肝腎、益氣補血、行氣活血、活血祛瘀、通經止痛、舒肝理氣、溫通經脈、清利頭目之功效,吸收效果好,療效顯著,無毒副作用及臨床不良反應,經臨床驗證對閉經性頭痛治愈率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閉經性頭痛的中藥沖劑及制備方法,具有補益肝腎、益氣補血、行氣活血、活血祛瘀、通經止痛、舒肝理氣、溫通經脈、清利頭目之功效,治病求源標本兼治,對各種原因引起的閉經性頭痛均具有很好的療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一種治療閉經性頭痛的中藥沖劑,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鳳尾參15~30份、桂枝15~30份、血風藤15~30份、蕨麻15~30份、
山萸肉10~20份、丹參10~20份、斑葉蘭10~20份、大棗9~15份、
木通根9~15份、紅花9~15份、隔山消9~15份、甘草6~12份、
黑芝麻6~12份、白芍6~12份、波緣楤木6~10份、川芎6~10份、
蔓荊子3~9份、柴胡3~9份、羊角參3~9份、白殘花3~6份。
制成所述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鳳尾參25份、桂枝25份、血風藤22份、蕨麻20份、
山萸肉15份、丹參15份、斑葉蘭15份、大棗12份、
木通根12份、紅花12份、隔山消12份、甘草10份、
黑芝麻9份、白芍9份、波緣楤木8份、川芎8份、
蔓荊子6份、柴胡6份、羊角參5份、白殘花4份。
一種治療閉經性頭痛的中藥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鳳尾參、桂枝、蕨麻、山萸肉、大棗、紅花、隔山消、黑芝麻、白殘花洗凈晾干后混合均勻,放入容器中,在容器中加入6~8倍量的水,加熱煮沸2~3小時,冷卻后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4~6倍量的水,加熱煮沸1~2小時,冷卻后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加熱,蒸發濃縮為相對密度1.15~1.25的稠膏,備用;
(2)將血風藤、斑葉蘭、木通根、波緣楤木、蔓荊子、羊角參放入容器中,加入3~5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放涼,繼續浸泡3~5小時,取浸液;在剩余的藥渣中再加入2~4倍量的紹興黃酒,煮沸后放涼,繼續浸泡2~4小時,取浸液;合并兩次所得浸液,加蒸蒸發濃縮為相對密度1.10~1.20的稠膏,備用;
(3)取丹參片,加黃酒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炒干,取出放涼,粉碎研末,過10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4)取凈甘草片,加入煉熟的蜂蜜與少許開水,拌勻后稍悶,置炒制容器內,文火炒至深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放涼,粉碎研末,過10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5)取白芍片,噴淋黃酒拌勻,悶潤至透,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粉碎研末,過10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6)取川芎片用黃酒噴灑均勻,稍悶,置鍋內炒至微焦為度,取出放涼,粉碎研末,過10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7)取柴胡片,用醋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醋吸盡并微干,取出,曬干,粉碎研末,過100目細篩,得細粉,備用;
(8)將步驟(1)、步驟(2)所得的稠膏,與步驟(3)、步驟(4)、步驟(5)、步驟(6)、步驟(7)中所得的細粉,加輔料蔗糖和糊精混合均勻后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后,封裝成每袋8g的中藥沖劑。
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鳳尾參:味甘;微苦;性微溫。補氣血;強筋骨;健脾胃。主治頭暈耳鳴;心慌氣短;手足痿軟;筋骨疼痛;支氣管炎;小兒食積;營養不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解愛春,未經解愛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6839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槽水槽(JBS2T?GS2?D400)
- 下一篇:淋浴屏(S9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