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直流電弧爐底電極結構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65287.6 | 申請日: | 2017-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70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田守信;藍振華;王禮瑋;楊瑞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彭浦特種耐火材料廠有限公司;上海柯瑞冶金爐料有限公司;山東柯信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3/20 | 分類號: | F27B3/20;F27D1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王潔,鄭暄 |
| 地址: | 20007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流 電弧爐 電極 結構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直流電弧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直流電弧爐底陽極,具體是指一種直流電弧爐底電極結構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到目前為止,直流電弧爐有四種類型:
(1)ABB型:整個爐底用導電鎂碳材料砌筑。這種結構有如下不良結果:a)它的理想狀態是電流在爐底均勻分布,實際上這是很難做到的。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特別是通過熱補后,爐底很難做到厚度均等和致密度一致。再加上電流有走低電阻通道的特性,因此,造成電爐底電流密度分布不均勻。在爐底中心(石墨陰極正下方)及電阻小的地方,發熱量(發熱量Q=V2/R)就大,電流密度就大造成局部過熱,導致了MgO+C=Mg(g)+CO的高溫氧化還原反應,局部侵蝕過快;b)熔池四周腳下溫度降低,形成了所謂的冷點,這為實踐所證實;C)整個爐底用導電耐火材料砌筑,導熱快,爐底溫度高,特別是中心部位易過熱。
(2)Clecim類型:爐底的中心有1~4根導電金屬棒,鋼棒外端用水冷,爐底其余部分用不導電的鎂鈣質干式料。這種結構有如下缺點:a)電流只集中于爐底中心,使爐底中心過熱和鋼水流動迅速,而爐底電極部分又不可能熱修補,因此底電極使用壽命較低,一般只有500~1500爐次。這中間還要有不少停下生產來維護;b)爐墻腳下更易出現冷點。在短流程電弧爐煉鋼中,由于出鋼溫度較低,往往出現在出鋼時爐墻腳下廢鋼還有未熔化的現象,延長了煉鋼時間,降低了溫度和成分的均勻性;c)因為鋼棒需要水冷,這給安全帶來風險。
(3)MAN-GHH型和(4)VOEST-ALPINE類型,分別為金屬觸針和鋼片分布在爐底。電流在爐底的分布比Clecim好。但是由于電流有走捷徑(低電阻通道)的特性,實際上這種結構爐底的電流密度分布仍然中心高而向外低,再加上電弧在熔池中心燃燒,因此,遠離電弧燃燒點的墻腳仍然出現冷點,于此相應中心還會出現熱點(這比Clecim類型的弱);另一個缺點是由于導電金屬觸針和鋼片的導熱性高,使爐底溫度較高、散熱較多。這種結構底電極也不可能熱補,因此使用壽命較低,也只有500~1200爐次水平。對于MAN-GHH型和VOEST-ALPINE類型的底陽極相比較,因VOEST-ALPINE類型是薄金屬片,不易產生感應電流,渦流現象得以很好改善。因此,底電極就不易發熱。這樣在這兩種底電極中,VOEST-ALPINE類型應該更好。
我們注意到與本發明相關的專利“直流電弧爐的底電極”(申請號:201410425489.7)。該專利的底電極是下部為金屬棒,中部為石墨塊,上部為鎂碳磚。鎂碳磚與石墨塊之間用鎂砂和石墨質的搗打料。該專利從下列幾點證明很難成功實施。1)上部的鎂碳磚是否導電沒有說明。這是電極的一部分,不但要求導電,而且要求電阻率要足夠低才行。否則即使鎂碳磚導電,只要導電性不足也不能正常運轉;2)鎂碳磚與石墨塊之間用鎂砂和石墨組成的料,沒有任何交代。同樣這個材料是否導電,或就是導電,導電性是否滿足作為電極的要求,都沒有交代。這就不能作為電極材料使用,或根本不能保證直流電爐的正常運轉,甚至不能運轉;3)在鎂碳磚和鎂砂與石墨組成的散料不能運轉的情況下,要么不導電,要么弱的導電性而隨時可能被擊穿,導致石墨塊暴露在鋼液之中,這樣導致石墨塊很快溶解到鋼液內,導致電極下形成一個很大的坑,爐底溫度過高,安全事故可能隨時出現;4)石墨塊與金屬棒之間是否形成牢固的靜配合,再加上二者的熱膨脹差異很大,這可能導致很大的界面電阻,因而導致爐底發熱,導致電極損耗過快,使用壽命很短??傊?,這樣的直流電弧爐底陽極要么不能工作,要么即使能工作,可能導致底陽極損耗過快,爐底溫度過高和使用壽命很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能夠提高底電極的使用壽命、且可同時熱修補和冷修補的直流電弧爐底電極結構及其應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直流電弧爐底電極結構及其應用如下:
一種直流電弧爐底電極結構,其特征在于,冷態修補時,所述的底電極結構為復合底陽極結構,所述的底電極結構包括數個豎直間隔安裝于爐底的金屬導電元件,所述的金屬導電元件之間的間隔由耐火材料填充,在所述的間隔的下部由不導電耐火材料填充,在所述的間隔的上部由第一導電耐火材料填充,在所述的金屬導電元件頂部鋪置一層第二導電耐火材料。熱態修補時,用熱態修補料是導電熱自流修補料(鎂碳修補料或石墨電極修補料+鎂碳修補料復合均可),或者導電鎂碳貼補磚,磚縫由導電熱自流修補料灌塞縫隙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彭浦特種耐火材料廠有限公司;上??氯鹨苯馉t料有限公司;山東柯信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彭浦特種耐火材料廠有限公司;上??氯鹨苯馉t料有限公司;山東柯信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652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糧食烘干機的振蕩排糧裝置控制系統
- 下一篇:一種天然氣熔銅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