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萘醌二聚體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65107.4 | 申請日: | 2017-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49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17 |
| 發明(設計)人: | 譚寧華;汪哲;趙思蒙;宋立華;陳小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藥科大學;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C69/94 | 分類號: | C07C69/94;C07C67/48;C07C67/56;A61K31/235;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32204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楊曉莉 |
| 地址: | 21119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聚體 萘醌 制備 信號通路抑制劑 制備抗腫瘤藥物 信號通路抑制 藥物技術領域 抗腫瘤效果 藥物組合物 前體藥物 信號通路 炎癥疾病 抗腫瘤 茜草屬 茜草 應用 癌癥 體內 激活 治療 預防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茜草屬(Rubia)植物中分離得到的萘醌二聚體,以其為活性成分的藥物組合物,以其為活性成分的NF?κB信號通路抑制劑,其制備方法及其在治療與預防NF?κB信號通路異常激活的相關炎癥疾病和癌癥的藥物中的應用,屬于藥物技術領域。本發明的Rubioncolin C(1)為從柄花茜草(Rubiapodantha D.)分離得到的萘醌二聚體,具有體內外抗腫瘤和NF?κB信號通路抑制活性。本發明能作為制備抗腫瘤藥物制劑和前體藥物的應用,具有制備成本低、毒性小、抗腫瘤效果好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類萘醌二聚體,以及其作為NF-κB信號通路抑制劑或抗腫瘤藥物的應用,以及以其作為有效成分的藥物組合物,其制備方法及在制備治療與預防NF-κB信號通路相關的炎癥疾病與癌癥的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1986年,Sen和Baltimore在成熟B細胞中首次發現核轉錄因子NF-κB,其為能與免疫球蛋白κ輕鏈基因增強子κB序列特異性結合的蛋白因子。NF-κB廣泛參與多種生物學效應,包括細胞增殖、細胞凋亡、炎癥反應、免疫應答及腫瘤發生發展等重要的生理病理過程,是高等生物細胞中最重要的信號通路之一,其在細胞中的活動受到嚴格的調控。研究表明,在哺乳動物中,NF-κB家族成員主要有五種,分別是RelA(p65)、RelB、c-Rel、p50/p105(NF-κB1)和p52/p100(NF-κB2),且能形成同或異二聚體,其中p65/p50是最主要的形式。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主要分為兩類:經典途徑和非經典途徑,IKK的激活及IκBα的降解是該通路激活的關鍵。經典途徑中,TNF-α與TNFR1結合后,SODD(silencer of death domain)從受體中釋放出來,使信號蛋白TRADD(TNFR1-associated death domain)、TRAF2、TRAF5及RIP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1)等連續募集到胞膜的TNFR1受體上,隨后TRAF招募Ubc13和Uev1A,使RIP1發生泛素化,繼而使其與TAB2相互作用,募集TAK1激酶復合體。另一方面,RIP1通過泛素化與NEMO結合,達到對IKK復合體的募集,最終實現TAK1對IKKβ的磷酸化激活。激活的IKK使IκBα在特殊位點發生磷酸化,隨后泛素化并被26S蛋白酶降解。p105亞基在GSK3β和Tpl2的作用下發生磷酸化,并隨后降解,形成自由的p65/p50復合體。p65/p50入核后經過一系列的入核后修飾過程(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等)后,結合相應的κB位點,并激活NF-κB靶基因。非經典途徑中,NEMO是非必需的,受胞外刺激后,如CD40,LTβR,BAFF等,結合相應受體,導致TRAF相關蛋白的募集及隨后的NIK和IKKα的激活。激活的IKKα導致抑制蛋白p100發生蛋白水解過程,形成p52,RelB/p52入核,結合相應的κB位點,并激活NF-κB靶基因。此途徑中,上游激酶主要為NIK,它受到一個復雜的蛋白連接酶復合體的調節。在正常的靜息細胞中,NIK被泛素化,并經蛋白酶體降解,不能表達發揮作用。當受到胞外刺激,阻止NIK泛素化,故其被激活。
許多研究表明,在慢性炎癥導致癌癥的過程中,NF-κB信號通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作為潛在的藥物作用靶點。該通路能調節許多基因的轉錄表達,涉及到免疫調節、細胞生存、炎癥及腫瘤的發生發展。許多疾病的發生都和該通路異常有關,特別是在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NF-κB常處于異常激活狀態。基于此,發現、設計或合成該通路的抑制劑成為熱點。有多種方式能抑制該通路活性,如抑制IKK激酶活力,抑制蛋白IκBα泛素化,抑制NF-κB核轉位等。目前,有多于700種NF-κB信號通路抑制劑,其種類有:抗氧化劑、肽類、小分子DNA/RNA、細菌及病毒蛋白、小分子化合物等,在這些抑制劑中,僅硼替佐米作為唯一一個被美國FDA批準的靶向NF-κB的小分子藥物。因此,發展結構新穎、特異性強的NF-κB信號通路抑制劑,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
現有技術中未見有茜草科植物來源的萘醌二聚體Rubioncolin C(1)作為NF-κB信號通路抑制劑和抗腫瘤藥物的報道。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藥科大學;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經中國藥科大學;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651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