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64522.8 | 申請日: | 2017-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482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高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淄博齊鼎立專利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5/00;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博***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痛經 治療 梔子 中藥 當歸 有效治療 原料藥材 重量配比 牡丹皮 生甘草 益母草 皂角刺 白芍 黃芩 香附 郁金 制備 安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備而成:當歸15份、白芍15份、牡丹皮15份、梔子10份、香附9份、郁金10份、黃芩10份、生甘草10份、益母草20份、皂角刺15份。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治療痛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
背景技術
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在流產、盆腔炎、宮內置環等因素影響下,繼發性痛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病久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癥,最終引起不孕。中醫認為本病病因以瘀、熱為主,患者多因工作、生活因素致七情所傷,肝郁氣滯,加之宮腔手術導致胞脈瘀阻,氣滯血瘀,日久化熱,瘀熱內蘊,沖任脈失暢而發本病。
痛經病位在胞宮,變化在氣血,病因雖多以寒、熱、瘀為主,但因婦女以血為本,以氣為用,依賴肝主疏泄來調節;而肝為藏血之臟,體陰而用陽,與沖任之脈相連并循行乳絡走少腹,環繞陰部,育齡期婦女又因工作、生活、生育及手術等因素影響,臨床多見肝氣郁結,郁久化熱,或宮腔手術,宮內置環加重胞宮瘀滯,最終瘀熱互結,沖任胞脈不暢,致經水未來腹先痛而發為本病。經前腹先痛,經至量多色紫血塊,辨證非寒凝所致,實為熱極而火不化,肝木有火。舒則通暢,郁則不揚。宣郁通經湯采取“補肝血而解肝郁,利肝氣而降肝火,之法而奏效。
本發明所涉及藥材研究現狀如下:
當歸【別名】干歸。【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發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熏干。【性味】 甘、辛,溫。【歸經】歸肝、心、脾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5g。【注意】 濕阻中滿及大便溏泄者慎服。【摘錄】《中華本草》。
白芍【別 名】芍藥。【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芍藥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頭尾及細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曬干。【性味】苦、酸,微寒。【歸經】歸肝、脾經。【功能主治】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注意】不宜與藜蘆同用。【摘錄】《中華本草》。
牡丹皮【別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藥、條丹皮、洛陽花。【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細根,剝取根皮,曬干。【性味】 苦、辛,微寒。【歸經】歸心、肝、腎經。【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用于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注意】 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服。【摘錄】《中華本草》。
梔子【別名】黃梔子、黃果樹、山梔子、紅枝子。【來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梔子的干燥成熟果實,其根也可入藥。9~11 月果實成熟呈紅黃色時采收,除去果梗及雜質,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燙,取出,干燥。根夏秋采挖,洗凈曬干。【性味】 苦,寒。【歸經】 歸心、肺、三焦經。【功能主治】 果實: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用于熱病心煩,黃疸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外治扭挫傷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注意】脾虛便溏者忌服。【摘錄】《中華本草》。
香附【別名】附片、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種。【性味】辛、甘,大熱;有毒。【歸經】 歸心、腎、脾經。【功能主治】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萎,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g。【注意】 孕婦禁用。不宜與半夏、瓜蔞、天花粉、貝母、白蘞、白及同用。【摘錄】《中華本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淄博齊鼎立專利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未經淄博齊鼎立專利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6452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肝胃不合的中藥組合物
- 下一篇:骨痹靈仙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