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農田節水灌溉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64337.9 | 申請日: | 2017-07-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47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玉潔;潘韜;張玉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5/06 | 分類號: | A01G25/06;A01C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路 灌溉裝置 農田節水 硬水管 主水管 流量計 壓力表 總流量 電磁閥控制 精密過濾器 砂石分離器 填充物纖維 吸水填充物 灌溉 水利裝置 有機雜質 逆止閥 軟水管 土壤 粒徑 總閥 去除 水泵 過濾 泥沙 砂石 送入 泥土 纖維 水源 檢測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田節水灌溉裝置,屬于水利裝置技術領域。本發明水泵將水源中的水通過逆止閥送入到砂石分離器中,對泥土和砂石進行分離過濾后,通過灌溉總閥進入精密過濾器中,去除有機雜質和粒徑較小的泥沙后,水進入主水管,再進入支路硬水管,主水管上的流量計用以檢測、控制總流量,不同支路硬水管中水壓力在壓力表上顯示,并通過電磁閥控制,支路軟水管中有吸水填充物纖維,填充物纖維分布于土壤中,實現對土壤的灌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田節水灌溉裝置,屬于水利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對于干旱地區而言,農業灌溉屬于大型高揚程灌區,隨著經濟發展,水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原有的傳統灌溉系統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因此,我們需要積極地改進灌溉技術,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傳統的灌溉技術,渠道多為土質渠道,灌溉水通過灌溉系統的輸送和分配,最終到達田間,為各種作物提供生長所需要的水分。在整個過程中大體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輸水和配水,這一階段,通過各級渠道,實現輸水和配水,通常情況下,整個過程大概會有一半的水量因為渠道的滲漏而損失掉;第二階段:田間灌水,這一階段,灌溉水進入田間之后,一部分損失是由于深層滲漏導致的,另一部分損失則是因為土壤的蒸發,或者是因為田間的廢泄(第一和第二階段會對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產生十分直接的影響);第三階段:作物消耗水,作物從土壤層吸收生長所需水分,最終形成作物產量和干物質的過程也會消耗大量的水,這一階段,水量損失會對水的生產率造成影響。
對于旱區農業灌溉而言,灌區渠道多數以土質為主,所以在輸水過程中,會出現十分嚴重的滲漏現象,造成較嚴重的水分損失,而且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地面灌溉的方法,但是,地面灌溉方式占用面積較大,且容易造成嚴重的水資源損失,為避免水資源浪費,經過改進后采用節水灌溉系統,該方式在處理泥沙量較大的水源時,采用的是先經過水池的沉淀,然后進行過濾后再進行利用的方式。這種方式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且過濾時不僅要過濾泥沙,還需要去除各種有機雜質,因實際操作不容易控制,所以經常會出現過濾效果不佳,導致各種故障的出現,影響最終的灌溉效果。
因此,開發并研制一種節水灌溉裝置,應用于干旱缺水但有一定水源條件的地區,或沒有地面灌溉條件或很難實現地面灌溉的地區,實現農作物增產,省水目的,很有必要性和實際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傳統干旱地區農業灌溉采用的灌溉設備水分損失嚴重,導致灌溉效果不佳,農作物產量不高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農田節水灌溉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農田節水灌溉裝置,包括(1)水泵,(2)逆止閥,(3)砂石分離器,(4)精密過濾器,(5)主水管,(6)流量計,(7)調壓開關,(13)水源,(14)灌溉總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8)電磁閥,(9)壓力表,(10)支路硬水管,(11)支路軟水管,(12)吸水填充物纖維;在運行過程中,水泵(1)將水源(13)中的水通過逆止閥(2)送入到砂石分離器(3)中,對泥土和砂石進行分離過濾后,通過灌溉總閥(14)進入精密過濾器(4)中,去除有機雜質和粒徑較小的泥沙后,水進入主水管(5),再進入支路硬水管(10),主水管(5)上的流量計(6)用以檢測、控制總流量,不同支路硬水管(10)中水壓力在壓力表(9)上顯示,并通過電磁閥(8)控制,支路軟水管(11)中有吸水填充物纖維(12),填充物纖維分布于土壤中,實現對土壤的灌溉。
所述的砂石分離器(3)是離心式砂石分離器。
所述的支路軟水管(11)中吸水填充物纖維(12)填充量為支路軟水管(11)體積的90~100%。
所述的吸水填充物纖維(12)是按重量份數計,將80~85份聚丙烯腈,10~15份脫脂棉,6~8份羧甲基纖維素經混合紡絲而成的合成纖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6433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