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鋸木條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60307.0 | 申請日: | 2017-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35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勞加斌;羅盛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溧水高新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7B5/16 | 分類號: | B27B5/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海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張大保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木條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自動鋸木條裝置,屬于木條加工技術領域。所述一種自動鋸木條裝置主要包括有:輸送帶、電鋸、觸點開關板、液壓缸A、液壓缸B、遮光板、紅外線發射裝置,所述輸送帶安裝在所述電鋸的右側,用于輸送木條;所述觸點開關板安裝在所述電鋸的左側,用于控制檢測木條的運動。當木條觸碰到觸點開關板時,液壓缸B緩慢下降,電鋸開始工作,將木條切開,當遮光板進入紅外線發射裝置時,液壓缸A和液壓缸B同時緩慢上升,驅動輪帶動滾筒旋轉將切好的木條帶出設備。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操作方便,結構簡單,能適應切各種形狀的木條,并且能準確地自動切出等長度的木條。
技術領域
本實發明涉及木條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鋸木條裝置。
背景技術
生活中我們常需要將一整條的木條切成若干相等的木條。目前我們主要的加工方法是通過人工用尺子和鋸子進行加工,這種加工方式不僅效率低,還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現在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木條的加工設備,但是這些設備一般都是結構復雜,造價成本高或自動化程度不夠高等原因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廣。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自動鋸木條裝置。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所述一種自動鋸木條裝置包括有:輸送帶、電鋸、觸點開關板,所述輸送帶安裝在所述電鋸的右側,用于輸送木條;所述觸點開關板安裝在所述電鋸的左側,用于控制檢測木條的運動。其主要檢測原理為:當木條向前運動觸碰到觸點開關板時,觸點開關板發出一個信號,由設備控制系統作出相應的執行動作。
優選:所述的一種自動鋸木條裝置還包括:液壓缸A、液壓缸B,所述的液壓缸A共有兩個,分別與觸點開關板兩側相連,液壓缸A與觸點開關板的水平之間距離可以通過調節螺桿進行調節,液壓缸A主要用于帶動觸點開關板實現上下運動;所述的液壓缸B共有兩個分別與電鋸兩側相連,主要用帶動電鋸實現上下運動。
優選:所述的電鋸一側設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正下方的機架上設有紅外線發射裝置。所述的遮光板和紅外線發射裝置的共同作用,主要用于檢測電鋸是否往下移動到將整根木條鋸斷。當遮光板進入紅外線發射裝置時,則表明電鋸已將木條鋸斷了,此時液壓缸A和液壓剛B同時上升,待液壓缸A和液壓缸B上升結束后,驅動輪開始帶動滾筒旋轉,將已鋸斷的木條帶出設備。
優選:所述的一種自動鋸木條裝置還包括:彈簧、定位板,所述彈簧和定位板各共有兩個,其中定位板一端通過銷釘與機架相連,另一端通過彈簧與機架相連。所述定位片主要用于將不同大小的木條固定在機架的中心。
優選:所述的一種自動鋸木條裝置還包括:滾筒、齒輪、驅動輪,所述滾筒含有一個以上,并直線排列安裝在兩塊定位板之間,所述齒輪對應安裝在滾筒的一側,所述驅動輪與第一個齒輪相連,用于驅動滾筒的旋轉。當滾筒轉動時可以帶動進入電鋸左側的木條向前移動,所述的滾筒表面設計有多個尖銳的凸點,通過該尖銳的凸點能增加滾筒與木條的摩擦力和附著力。
優選:為了方便運輸,所述的機架由輸送部分和切割部分組成,其中間通過螺母連接,可以實現快速拆裝。
所述的一種自動鋸木條裝置其工作原理為:當運動的木條觸碰到觸點開關板時,液壓缸B緩慢下降,電鋸開始工作,將木條切開,在電鋸緩慢下降,遮光板進入紅外線發射裝置時,液壓缸A和液壓缸B同時緩慢上升,驅動輪帶動滾筒旋轉將切好的木條帶出設備,待滾筒將切好的木條帶出設備后,輸送帶開始工作將電鋸右側的木條繼續帶入電鋸的左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操作方便,結構簡單,能適應切各種形狀的木條,并且能準確地自動切出等長度的木條。
2.所述的滾筒表面設計有多個尖銳的凸點,有利于增加滾筒與木條的摩擦力和附著力。
3.所述的機架由輸送部分和切割部分組成,有利于機架的拆裝,方便運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溧水高新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溧水高新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603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