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液壓煤礦井下鉆孔輔助機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58289.2 | 申請日: | 2017-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32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欽節;楊科;華心祝;楊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19/16 | 分類號: | E21B19/16;E21B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黃耀鈞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液壓 煤礦 井下 鉆孔 輔助 機械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礦產能源及深部巖土工程現場施工作業領域,公開了一種全液壓煤礦井下鉆孔輔助機械裝置,設置有底盤拖車,底盤拖車的中部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鉆桿搬運機械手,底盤拖車的前端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綜合液壓泵站,綜合液壓泵站的外壁上鑲嵌安裝有液壓操作臺,液壓操作臺通過管路及數據線與綜合液壓泵站的控制端相連接;鉆桿搬運機械手的后端設置有鉆桿排放架,底盤拖車的尾部設置有鉆桿裝卸機械手;綜合液壓泵站的油壓輸出端通過管路與鉆桿搬運機械手和鉆桿裝卸機械手的控制端相連接。大部分鉆孔輔助工作交由機械完成,有效節省人為裝卸鉆桿過程中的時間,不僅大大減少人員配置、提高鉆井作業效率,而且極大地改善了井下鉆孔作業安全條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礦產能源及深部巖土工程現場施工作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液壓煤礦井下鉆孔輔助機械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多數煤礦地質條件復雜,水、火、瓦斯等事故頻發,特別是隨著淺部礦產資源的日益衰竭,深部煤礦開采成為一種必然。同時,隨著采礦工程技術的不斷進步,采掘速度、開采規模等均得到大幅度地增加,隨之而來的瓦斯涌出、超限及突出等事故時有發生,裂隙巖溶高承壓水、老塘區積水等威脅日趨嚴重。為此,鉆孔作業在煤礦生產中起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例如探明地質條件和煤層賦存狀況、瓦斯抽排、水力壓裂弱化頂板、微孔爆破減少沖擊、疏通礦井排水系統、探放采空區積水、探明陷落柱范圍、了解斷層構造、火成巖走向等。
然而,由于煤礦井下作業空間狹窄、生產條件差、鉆孔作業移動性強等原因,目前煤礦井下鉆孔作業作業條件不容樂觀,大多采用較為傳統的電動或液壓單體鉆機,由四五個工人圍繞在其左右,重復著一系列相同的動作,即拿鉆桿、對位、上鉆桿、啟動鉆機、鉆孔、停鉆機、卸扣、加長鉆桿等繁重的作業過程,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效率低。特別是當鉆孔傾角(鉆孔軸線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相對較大、孔眼較深時,沉重的鉆桿成為現場作業工人的極大負擔,在加長鉆桿及拆卸鉆桿的過程中,很難準確定位鉆桿柱的位置、保持其平衡性并旋緊或旋下接頭螺紋;作業工人直接暴露在鉆孔孔口下方,不僅面臨孔內泥水、瓦斯氣體的威脅,而且隨時有碎石塊體掉落下來砸傷人員,致使勞動效率大大降低,工人安全無法保證。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煤礦井下鉆孔作業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效率低,不僅面臨孔內泥水、瓦斯氣體的威脅,而且隨時有碎石塊體掉落下來砸傷人員,致使勞動效率大大降低,工人安全無法保證。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全液壓煤礦井下鉆孔輔助機械裝置。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全液壓煤礦井下鉆孔輔助機械裝置,所述全液壓煤礦井下鉆孔輔助機械裝置設置有底盤拖車,所述底盤拖車的中部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鉆桿搬運機械手,所述底盤拖車的前端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綜合液壓泵站,綜合液壓泵站的外壁上鑲嵌安裝有液壓操作臺,液壓操作臺通過管路及數據線與綜合液壓泵站的控制端相連接;
所述鉆桿搬運機械手的后端設置有鉆桿排放架,所述底盤拖車的尾部設置有鉆桿裝卸機械手;綜合液壓泵站的油壓輸出端通過管路與所述鉆桿搬運機械手和所述鉆桿裝卸機械手的控制端相連接。
進一步,所述底盤拖車的前后端均焊接有軌輪,所述底盤拖車的中部對稱設置有摘掛器;所述底盤拖車的兩側對稱安裝有可升降萬向輪,所述底盤拖車的四個角上設置有耳板。
進一步,所述底座的上端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支撐臂左右擺動油缸,所述支撐臂左右擺動油缸的上端焊接有支撐臂基座,所述支撐臂基座上活動安裝有支撐臂本體,支撐臂本體的上端活動安裝有擺臂擺動油缸;
所述擺臂擺動油缸的前端焊接有擺臂本體,所述擺臂本體的前端套裝有鉗頭上下擺動油缸,所述鉗頭上下擺動油缸的輸出端設置有鉗頭左右擺動油缸,所述鉗頭左右擺動油缸的前端安裝有夾緊鉗頭;
所述支撐臂左右擺動油缸的后端安裝有支撐臂調整油缸,所述支撐臂調整油缸的上端活動安裝在支撐臂本體的中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82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容式感測設備
- 下一篇:線控裝置及其殼體組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