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隔離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58211.0 | 申請日: | 2017-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21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董志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榮湃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9/0175 | 分類號: | H03K19/01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倫律師事務所11410 | 代理人: | 石寶忠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新區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隔離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路領域,更具體地,涉及高壓電路領域的隔離電路。
背景技術
光耦是以光為媒介來傳輸信號的器件,通常把發光器與接收器(光敏半導體管)封裝在同一管殼內。當輸入端加電流信號時發光器發出光線,接收器接收到光線之后就產生光電流,從輸出端輸出,從而實現了“電—光—電”轉換。以光為媒介把輸入端信號耦合到輸出端的光電耦合器,光電耦合器是五十年以前的技術,它第一次實現了由一個器件來實現信號隔離,它在電力控制電路上獲得廣泛的應用。
但是,光耦的缺點在于:因為發光二極管的電性能隨溫度變化,所以光耦的電性能隨溫度變化,不穩定。此外,因為發光二極管和隔離的塑料有老化問題,所以光耦隔離器也有性能老化問題。更進一步地,光耦還存在共模抑制比低的問題,因為發光二極管和接受電路之間有寄生電容,當兩邊有很大的共模電壓變化時,如30kV/us,寄生電容的電流會讓發光二極管發光而形成誤操作。最后,另外基于光耦的原理,有速度低,功耗高,不容易集成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克服現有技術中耦合器缺點的隔離電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隔離電路,包括:主隔離電容器(C1)、第二電容器(C2)、次隔離電容器(C3)、第四電容器(C4)和放大器(AMP),其中,所述主隔離電容器(C1)的第二端連接到所述第二電容器(C2)的第一端和所述放大器(AMP)的輸入端;所述次隔離電容器(C3)的第二端連接到所述第四電容器(C4)的第一端和所述放大器(AMP)的輸入端;所述第二電容器(C2)的第二端和第四電容器(C4)的第二端共同連接到接地端(GND);所述主隔離電容器(C1)的第一端和所述次隔離電容器(C2)的第一端的輸入呈反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電容器(C2)、第四電容器(C4)和放大器(AMP)處于第二管芯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放大器(AMP)的輸入端包括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并且其中,所述主隔離電容器(C1)的第二端連接到所述第二電容器(C2)的第一端和所述放大器(AMP)的第一輸入端;所述次隔離電容器(C3)的第二端連接到所述第四電容器(C4)的第一端和所述放大器(AMP)的第二輸入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進一步包括鎖存器(L1),所述鎖存器(L1)包括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和輸出端,所述主隔離電容器(C1)的第二端連接到所述鎖存器(L1)的第一輸入端;所述次隔離電容器(C3)的第二端連接到所述鎖存器(L1)的第二輸入端;所述鎖存器(L1)的輸出端連接到所述放大器(AMP)的輸入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進一步包括反相器(12),所述反相器(12)的輸入端連接到所述主隔離電容器(C1)的第一端和所述次隔離電容器(C2)的第一端中的一個,以接收所述隔離電容器的輸入;而所述反相器(12)的輸出端連接到所述主隔離電容器(C1)的第一端和所述次隔離電容器(C2)的第一端中的另一個;所述反相器(12)處于第一管芯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進一步包括緩沖器(11),所述緩沖器(11)的輸出端連接到所述反相器(12)的輸入端,并連接到所述主隔離電容器(C1)的第一端和所述次隔離電容器(C2)的第一端中的一個;所述緩沖器(11)處于第一管芯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所述主隔離電容器(C1)和次隔離電容器(C3)中的至少一個處于第一管芯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所述主隔離電容器(C1)和次隔離電容器(C3)中的至少一個處于第二管芯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所述主隔離電容器(C1)包括串聯的第一主隔離電容器(C11)和第二主隔離電容器(C12),所述第一主隔離電容器(C11)處于第一管芯中,所述第二主隔離電容器(C12)處于第二管芯中;所述次隔離電容器(C3)包括串聯的第一次隔離電容器(C31)和第二次隔離電容器(C32),所述第一次隔離電容器(C31)處于第一管芯中,所述第二次隔離電容器(C32)處于第二管芯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主隔離電容器(C11)和第二主隔離電容器(C12)的電容值相等;所述第一次隔離電容器(C31)和第二次隔離電容器(C32)的電容值相等。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接地端(GND)為第二管芯的接地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所述主隔離電容器(C1)與所述第二電容器(C2)之間的比值為1:0至1:10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榮湃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榮湃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82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