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電力設備的定位標志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57956.5 | 申請日: | 2017-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84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08 |
| 發明(設計)人: | 于春來;朱學成;高自偉;張洪達;李國興;郭躍男;孫巍;王茂軍;李琳;梁建權;王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J5/00 | 分類號: | G01J5/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15003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電力設備 紅外 拍照 照片 識別 方法 定位 標志 | ||
一種用于電力設備紅外拍照照片識別方法及定位標志物,電力設備的紅外檢測技術領域,為了解決拍攝設備拍攝的電力設備的紅外照片無法辨識拍攝地點的問題。本發明將不同編碼的定位標志物固定其所代表區域的電力設備附近;使用拍攝設備對電力設備拍照,通過識別紅外照片中的定位標志物的編碼,確定出該紅外照片的拍攝地點;標志頭固定在多個背梁的一端,標志尾固定在多個背梁的另一端;多個反光片交錯固定在背梁上,通過改變反光片在背梁上的位置組合來形成不同編碼,所述編碼用于表征電力設備所屬區域位置。有益效果為該定位標志物特征圖像明顯,具有較好的辨識度,根據不同編碼的定位標志物確定電力設備的拍攝地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設備的紅外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紅外診斷技術是通過紅外輻射能量,測出設備表面的溫度及溫度場的分布,從而判斷設備的發熱情況。紅外診斷技術能夠檢測出設備細微的熱狀態變化,準確反映設備內部、外部的發熱情況,可靠性高,對發現設備隱患非常有效。紅外診斷技術對電氣設備的早期故障缺陷及絕緣性能做出可靠的預測,使現有的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維修提高到預知狀態,這也是現代電力企業發展的方向。采用紅外成像技術可以對正在運行的設備進行非接觸檢測,拍攝其溫度場的分布、測量任何部位的溫度值,據此對各種外部及內部故障進行診斷,具有實時、遙測、直觀和定量測溫等優點,用來檢測發電廠、變電站和輸電線路的運轉設備和帶電設備非常方便、有效。紅外檢測技術的應用,可以實時地在線監測和診斷電氣設備大多數故障,對提高電氣設備的可靠性與有效性,提高運行經濟效益,降低維修成本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隨著紅外檢測技術的廣泛應用出現了以下問題:一方面是海量紅外照片以幾何級數增加,以圖片形式存在的大數據特征已初步浮現;但目前每張照片的定位及編碼仍然采用原始的手工記錄、錄入方式,龐大的工作處于低端數據錄入層次,勞動強度大、效率低,難以發揮紅外檢測工作的效能,同時對紅外照片沒有有效的管理,難以追溯的大數據存量難以發揮其價值。另一方面,由于紅外檢測工作主觀性較大,定位和錄入工作憑借手工操作完全依靠工作責任心、錯誤多、難以有效跟蹤、無從掌控工作進程。例如在輸電和配網領域,相似的照片根本無法從照片上精確定位拍攝地點。亟待研究一種能夠通過信息技術自動將紅外照片進行定位和編碼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拍攝設備拍攝的電力設備的紅外照片無法辨識拍攝地點的問題,提出了一種用于電力設備的定位標志物。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于電力設備紅外拍照照片的識別方法,該識別方法基于以下步驟實現的:
步驟一、將不同編碼的定位標志物固定其所代表區域的電力設備附近;
步驟二、使用拍攝設備對電力設備拍照,保證拍攝設備拍攝的電力設備紅外照片包含其附近的定位標志物;
步驟三、通過識別紅外照片中的定位標志物的編碼,確定出該紅外照片的拍攝地點。
一種用于電力設備紅外拍照照片的定位標志物,包括標志頭、標志尾、多個背梁和多個反光片;
標志頭固定在多個背梁的一端,標志尾固定在多個背梁的另一端;
多個反光片交錯固定在背梁上,通過改變反光片在背梁上的位置組合來形成不同編碼,所述編碼用于表征電力設備所屬區域位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反光片對紅外光具有反射作用,因此,含有該定位標志物的紅外照片中,其特征圖像明顯,具有較好的辨識度;同時,多個反光片固定在背梁的不同位置,進而實現對該定位標志物進行編碼,根據不同編碼的定位標志物確定電力設備的拍攝地點,進而實現對紅外照片的拍攝地點的辨識。
附圖說明
圖1為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種用于電力設備紅外拍照照片的定位標志物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79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