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體檢測電路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56006.0 | 申請日: | 2017-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383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8 |
| 發明(設計)人: | 盛司潼;郝學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康昕瑞基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22 | 分類號: | G01F23/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蘿***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流脈沖電壓 液體檢測電路 探針 方波脈沖 檢測電路 檢測信號 通訊電路 探測 間隔設置 控制電路 探針連接 施加 檢測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體檢測電路,其包括用于產生方波脈沖的控制電路;用于接收所述方波脈沖產生交流脈沖電壓的通訊電路;間隔設置的第一探針和第二探針,第一探針連接至通訊電路用于將所述交流脈沖電壓施加至待探測液體;以及連接至第二探針的檢測電路,檢測電路用于檢測所述交流脈沖電壓并產生檢測信號,所述檢測信號用于判斷所述待探測液體是否用完。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液體檢測電路結構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體檢測電路,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基因測序儀的液體檢測電路。
背景技術
基因測序儀通常需要使用多種試劑。現有技術一般通過人工檢測放置于工作臺的試劑是否用完,然后手動更換試劑。隨著基因測序儀工業自動化程度日益提高,需要一種結構簡單能夠自動檢測試劑是否用完的液體檢測電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液體檢測電路。
一種液體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電路,用于產生方波脈沖;
通訊電路,用于接收所述方波脈沖產生交流脈沖電壓;
間隔設置的第一探針和第二探針,第一探針連接至通訊電路用于將所述交流脈沖電壓施加至待探測液體;以及
檢測電路,連接至第二探針,用于檢測所述交流脈沖電壓并產生檢測信號,所述檢測信號用于判斷所述待探測液體是否用完。
進一步地,所述液體檢測電路還包括上位機,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檢測信號判斷待探測液體是否用完,并通過通訊電路通知上位機補充待探測液體。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電路為單片機芯片。
進一步地,所述單片機芯片包括第一至第八管腳,單片機芯片的第一管腳接參考電壓,單片機芯片的第二管腳接電源,單片機芯片的第三管腳用于接收檢測信號,單片機芯片的第四管腳接地,單片機芯片的第五管腳和第六管腳分別作為單片機接收端和發射端連接至通訊電路用于和上位機建立通信連接,單片機芯片的第七管腳連接至通訊電路用于提供所述方波信號給通訊電路,單片機芯片的第八管腳串聯反向的第一二極管和第一電阻連接至電源。
進一步地,所述通訊電路為串口通信芯片。
進一步地,所述串口通信芯片包括第一至第十六管腳,串口通信芯片的第一管腳和第三管腳之間連接第三電容,串口通信芯片的第二管腳經第五電容接地,串口通信芯片的第四管腳和第五管腳之間連接第四電容,串口通信芯片的第六管腳經第六電容接地;串口通信芯片的第七管腳和第八管腳分別作為上位機通訊發射端和接收端連接至上位機,串口通信芯片的第九管腳和第十管腳分別連接單片機芯片的第五管腳和第六管腳;串口通信芯片的第十一管腳連接至單片機芯片的第七管腳用于接收方波信號;串口通信芯片的第十二管腳連接至單片機芯片的第三管腳用于發送檢測信號;串口通信芯片的第十三管腳連接至檢測電路用于接收所述檢測信號;串口通信芯片的第十四管腳連接至第一探針。
進一步地,所述檢測電路包括開關管、第三二極管、第四二極管、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十三電容,所述開關管的一個連接端接地,開關管的另一個連接端連接串口通信芯片的第十三管腳并經由第五電阻連接電源,所述開關管的控制端串聯第七電阻和反向的第三二極管連接至第二探針,所述開關管的控制端還串聯第八電阻、反向的第四二極管和第十三電容連接至第二探針,第二探針經第六電阻接地。
進一步地,所述參考電壓為電源串聯第二電阻和第三電阻接地產生的分電壓。
進一步地,單片機芯片的第三管腳還經由第四電阻接地。
進一步地,所述電源經并聯后的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康昕瑞基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康昕瑞基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60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窨井液位測量裝置及測量方法
- 下一篇:一種液位檢測裝置及液位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