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胸腺嘧啶的近紅外方酸菁染料探針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53600.4 | 申請日: | 2017-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76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騫;李娜;王建浩;丁淑敏;柳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03/14 | 分類號: | C07D403/14;G01N21/359;C09B2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方酸菁染料 胸腺嘧啶 探針 制備方法和應用 二甲氨基丙基 二甲基甲酰胺 二異丙基乙胺 羥基苯并三唑 近紅外染料 近紅外吸收 選擇性識別 關鍵反應 染料探針 碳二亞胺 不對稱 非對稱 共價鍵 連接臂 乙二胺 有機堿 酰胺鍵 溶劑 鏈接 乙基 催化劑 制備 離子 | ||
1.一種基于胸腺嘧啶的近紅外方酸菁染料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針的結構式為: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胸腺嘧啶的近紅外方酸菁染料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
(1)稱取(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氫-2H-嘧啶-1-基)-乙酸和氯化亞砜,先將(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氫-2H-嘧啶-1-基)-乙酸溶于甲醇溶液中,冷卻至0-4℃,然后逐漸滴加氯化亞砜的甲醇溶液,室溫攪拌4小時,之后回流反應,反應時間3小時,將所得混合物真空蒸發,殘余物加入飽和NaHCO3溶液,隨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將有機層用無水Na2SO4干燥,真空蒸發溶劑,得到白色固體,反應過程如下,
(2)稱取步驟(1)制備的白色固體和乙二胺,將兩者溶解在甲醇溶液中,通氮氣回流,混合攪拌3小時,產物冷卻至室溫、過濾、固體相用冷的CH3OH洗滌,然后真空干燥得到產物,反應過程如下,
(3)稱取6-羧基-2,3,3-三甲基-1-辛基-3H-吲哚鹽與非對稱吲哚方酸,將兩者在甲苯與正丁醇體積比為1:1條件下過夜回流,得到產物,經柱層析分離得到藍色產物,反應過程如下,
(4)稱取等摩爾量的步驟(2)制得的產物和步驟(3)制得的藍色產物,將步驟(3)制得的藍色產物用二甲基甲酰胺溶解于反應容器中,隨后依次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1-羥基苯并三唑、N,N-二異丙基乙胺,室溫攪拌1小時,將步驟(2)制得的產物加入到反應容器中,室溫攪拌反應6-15小時,反應結束后,取出產物,旋蒸得到的藍色固體,將二氯甲烷和甲醇以任意體積比混合,以其為洗脫劑,利用柱層析進行分離提純,制得基于胸腺嘧啶的近紅外方酸菁染料探針,反應過程如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胸腺嘧啶的近紅外方酸菁染料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5-甲基-2,4-二氧代-3,4-二氫-2H-嘧啶-1-基)-乙酸和氯化亞砜的摩爾比為1~2:2~3。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胸腺嘧啶的近紅外方酸菁染料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白色固體和乙二胺的摩爾比為0.1~1:5~10。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胸腺嘧啶的近紅外方酸菁染料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6-羧基-2,3,3-三甲基-1-辛基-3H-吲哚鹽與非對稱吲哚方酸的摩爾比為0.5~1.5:0.5~1.5。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胸腺嘧啶的近紅外方酸菁染料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室溫攪拌反應時間為12小時。
7.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胸腺嘧啶的近紅外方酸菁染料探針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針用于識別Fe2+,具體操作步驟包括:
以二甲基亞砜為溶劑,把染料探針配制成濃度為10mM的染料探針溶液,在96孔板中依次加入2uL濃度為10mM的Fe2+溶液和2uL染料探針溶液,再加入196uL十二烷基磺酸鈉溶液、丙酮水溶液、去離子水、乙酸水溶液或緩血酸銨-鹽酸緩沖溶液,使每孔總體積為200uL,溶液由藍色變成了橙黃色。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胸腺嘧啶的近紅外方酸菁染料探針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酸水溶液為乙酸和水體積比為4:6的乙酸水溶液。
9.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胸腺嘧啶的近紅外方酸菁染料探針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針用于識別Co2+,具體操作步驟包括:
以二甲基亞砜為溶劑,把染料探針配制成濃度為10mM的染料探針溶液,在96孔板中依次加入2uL濃度為10mM的Zn2+溶液和2uL染料探針溶液,再加入196uL乙醇、十二烷基磺酸鈉溶液、丙酮水溶液、去離子水、乙酸水溶液或緩血酸銨-鹽酸緩沖溶液,使每孔總體積為200uL,溶液由藍色變成了無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360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