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垃圾分類科普教學一體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53562.2 | 申請日: | 2017-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1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褚祝杰;王文拿;張洪達;周安;梁河;李拓;姚爽;向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9B9/00 | 分類號: | G09B9/00;B65F1/14;B65F1/0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龍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垃圾 分類 科普 教學 一體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垃圾分類科普教學一體機。
背景技術
近些年來,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人口數量顯著增加。但隨之而來的是城市生活垃圾數量的驟增,垃圾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通過強制性的垃圾分類可以實現垃圾減量的目的,但垃圾分類政策實施多年,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民眾垃圾分類知識的匱乏,不清楚具體的垃圾分類方式所導致的。
就目前看來,市面上尚未出現專門針對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所設計的環保教育工具。當前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主要是通過媒體宣傳的方式來進行的,這種方式針對性不強,缺乏生動性,難以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本發明通過模擬真實的垃圾投擲場景,以游戲的方式對使用者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加快垃圾分類的推廣進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垃圾分類科普教學一體機,能夠幫助中小學生以及成年人增長垃圾分類知識,克服現有技術難以做到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的問題。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垃圾分類科普教學一體機,其組成包括:外殼體1,所述的外殼體1的前面開有凹槽Ⅰ2與凹槽Ⅱ3,所述的凹槽Ⅰ2的上頂面與水平呈鈍角,所述的凹槽Ⅰ2的下方設置下存儲倉Ⅰ4,所述的下存儲倉Ⅰ4的上頂面開有組Ⅰ垃圾投擲口5,所述的組Ⅰ垃圾投擲口5與凹槽Ⅰ2的上頂面之間設置觸摸顯示屏Ⅰ6,所述的觸摸顯示屏Ⅰ6與水平呈銳角設置,所述的下存儲倉Ⅰ4設置門Ⅰ,所述的門Ⅰ上設置鑰匙孔Ⅰ7,
所述的凹槽Ⅱ3的上頂面與水平呈鈍角,所述的凹槽Ⅱ3的下方設置下存儲倉Ⅱ9,所述的下存儲倉Ⅱ9的上頂面開有組Ⅱ垃圾投擲口10,所述的組Ⅱ垃圾投擲口10與凹槽Ⅱ3的上頂面之間設置觸摸顯示屏Ⅱ11,所述的觸摸顯示屏Ⅱ11與水平呈銳角設置,所述的下存儲倉Ⅱ9設置門Ⅱ,所述的門Ⅱ上設置鑰匙孔Ⅱ12;
所述的外殼體1的上端設置上存儲倉13,所述的上存儲倉13連通取放口8,所述的上存儲倉13與下存儲倉Ⅰ4、下存儲倉Ⅱ9均連通;
所述的上存儲倉13的頂面開有通口14。
所述的垃圾分類科普教學一體機,所述的組Ⅰ垃圾投擲口5的每一個口均設置在一個長方形箱體15上,每個所述的長方形箱體15的底端分別設置擋板16,所述的長方形箱體15的外表面或內表面設置射頻卡感應模塊17,所述的射頻卡感應模塊17連接數據線18。
有益效果:
1.本發明構建了垃圾分類投擲的仿真場景,能夠對參與者進行生動的垃圾分類科普宣傳,有利于改善垃圾分類效果。
2.本發明能夠自動識別參與者所投擲的垃圾類別,并對投擲的正確性進行判決,依據判決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教育。
3.本發明提供了包括實物教學、游戲教學在內的多種參與方式,可以有效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提高科普效率。
4.本發明通過設置垃圾教具下存儲倉和垃圾教具上存儲倉,為實際的管理與使用提供了更多的便捷。
5.本發明的采用多個個體拼合的方式,管理者可根據需要,采用不同規格的垃圾分類科普教學一體機,同時面向多人開展科普活動。
6.本發明的置了垃圾教具下存儲倉和垃圾教具上存儲倉,管理者可將垃圾教具預先投放至垃圾分類科普教學一體機中,使用者使用時,只需推開側面擋板即可取出垃圾教具,便于使用者操作,實現了較好的人機交互。
7.本發明的使用者投擲垃圾教具后,垃圾教具可全部掉落至垃圾教具下存儲倉之中,可在科普活動接收后由工作人員取出,有利于統一收集、統一管理,并為日常設備維護提供便利。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發明兩側1/4位置的剖面圖;
附圖3是本發明兩側1/2位置的剖面圖;
附圖4是本發明的組Ⅰ垃圾投擲口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5是本發明的附圖4的底端電動機示意圖;
附圖6是本發明的單片機芯片U1的右側電路圖;
附圖7是本發明的單片機芯片U1的左側電路圖;
附圖8是本發明的芯片U2與U3的連接電路圖;
附圖9是本發明的芯片U5與U6的連接電路圖;
附圖10是本發明的芯片U7與U8的連接電路圖;
附圖11是本發明的芯片U9與U10的連接電路圖;
附圖12是本發明的芯片U4的電路圖;
附圖13是本發明的芯片U4的外圍電路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356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