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窗口傅里葉變換的地層異常地震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53015.4 | 申請日: | 2017-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056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同俊;馬麗;馮西會;高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11/00 | 分類號: | G01V11/00;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 地址: | 710021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窗口 傅里葉變換 地層 異常 地震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窗口傅里葉變換的地層異常地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研究區中的地震剖面上識別、追蹤目的層所對應的反射波同相軸;
步驟2)確定研究區地震道信號傅里葉變換的參數,包括時窗大小,時窗位置和傅里葉變換樣點數;
步驟3)收集研究區已有地質資料和測井曲線為參考資料,依據測井曲線交會圖和巖石物理建模結果分析判斷地層是否正常,選取正常地層所對應的地震道為標準道,所述標準道的地面震動信號記為f(t),利用快速傅里葉變換計算其頻率域響應F(ω);選取頻率域響應曲線鐘形窗中心頻率分別為頻率一ω1和頻率二ω2的鐘形窗,使頻率二ω2等于地震道優勢頻率,即振幅最高點對應的頻率,同時使頻率一與頻率二差的絕對值|ω2-ω1|大于時窗寬度的一半,計算頻率域響應比一ξ=F(ω2)/F(ω1),其中F(ω1)為頻率為ω1的標準道地面震動信號f(t)的頻率域響應,F(ω2)為頻率為ω2的標準道地面震動信號f(t)的頻率域響應;
步驟4)對于非標準地震道,利用快速傅里葉變換依次計算其時間域地面震動信號f'(t)的頻率域響應F'(ω);選取頻率域響應曲線鐘形窗中心頻率分別為頻率三ω3和頻率四ω4的鐘形窗,使頻率四ω4等于非標準地震道優勢頻率,同時使頻率三與頻率四差的絕對值|ω4-ω3|大于時窗寬度的一半,計算頻率域響應比二ξ'=F'(ω4)/F'(ω3),其中F'(ω3)為頻率為ω3的非標準地震道地面震動信號f'(t)的頻率域響應,F'(ω4)為頻率為ω4的非標準地震道地面震動信號f'(t)的頻率域響應;
步驟5)對于研究區內的所有地震道,計算η=(ξ'-ξ)/ξ,繪制η值在研究區的等值線圖,橫軸縱軸分別為x,y方向的坐標,等值線圖中η的大小即指示目的層的異常強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窗口傅里葉變換的地層異常地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的具體方法如下:
(1)利用密度測井曲線和縱波速度測井曲線,計算反射系數測井曲線;
(2)選取地震子波,通過將地震子波與反射系數測井曲線進行褶積運算,生成合成地震記錄;
(3)依據井旁地震道,通過將其與合成地震記錄進行對比識別目的層反射波;
(4)利用計算機自動追蹤或人機交互追蹤方式追蹤目的層反射波同相軸,即與各道振動相位相同的極值位置;
(5)追蹤時,追蹤時窗設定為目的層反射波的視周期,即地震剖面上所讀取的地震波周期;
(6)追蹤時,追蹤相位設定為波峰或波谷或過零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窗口傅里葉變換的地層異常地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的具體方法如下:
(1)將時窗設定為目的層反射波的視周期;
(2)將時窗位置設定為目的層反射波同相軸;
(3)將傅里葉變換樣點數設定為256或512或102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窗口傅里葉變換的地層異常地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當研究區存在多個標準道時,以所有標準道的地面震動信號平均值作為標準道信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窗口傅里葉變換的地層異常地震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用到的快速傅里葉變換的公式如下:
F(ω)=FFT(f(t))
其中,f(t)表示標準道地面震動信號,F(ω)表示其頻率域響應;
步驟4)中用到的快速傅里葉變換的公式如下:
F'(ω)=FFT(f'(t))
其中,f'(t)表示非標準地震道地面震動信號,F'(ω)表示其頻率域響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未經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301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雜草種植平菇的方法
- 下一篇:蛹蟲草分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