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污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552840.2 | 申請日: | 2017-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824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艾姆波特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lián)瑞聯(lián)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張清彥 |
| 地址: | 51143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腔 錐型 下本體 污水處理裝置 處理腔 上本體 旋動桿 伸展 體內 處理效率 固定設置 尾部配合 咬合連接 左右兩側 輪頂面 支腳架 纏繞 污水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本體、固定在本體底部左右兩側的支腳架,本體包括上本體和下本體,下本體內設有處理腔,處理腔上方的下本體內的第一內腔,第一內腔右側的下本體內設有第二內腔,第二內腔與第一內腔之間的下本體內固定設置有電轉機,電轉機左側尾部配合連接有探進第一內腔內的第一錐型輪,第一錐型輪左側頂部的第一內腔內咬合連接有第二錐型輪,第二錐型輪頂面固定設有向上伸展設置的旋動桿,旋動桿頂部伸展尾部與上本體底部固定連接;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能實現(xiàn)自動污水線形污物纏繞工作,提高了處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一種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為防止工業(yè)廢水污染水體,工廠在排放之前需要對污水進行處理使其達到排放標準。污水中常常存在繩帶、織物纖維等線形雜物,如果直接進入處理設備當中會纏繞在設備內部,破壞設備零件,因此需要采用專門處理線形物的設備。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污水處理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xiàn)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一種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本體、固定在所述本體底部左右兩側的支腳架,所述本體包括上本體和下本體,所述下本體內設有處理腔,所述處理腔上方的所述下本體內的第一內腔,所述第一內腔右側的所述下本體內設有第二內腔,所述第二內腔與所述第一內腔之間的所述下本體內固定設置有電轉機,所述電轉機左側尾部配合連接有探進所述第一內腔內的第一錐型輪,所述第一錐型輪左側頂部的所述第一內腔內咬合連接有第二錐型輪,所述第二錐型輪頂面固定設有向上伸展設置的旋動桿,所述旋動桿頂部伸展部穿通所述第一內腔頂部內壁且旋動配合連接,所述旋動桿頂部伸展尾部與所述上本體底部固定連接,所述電轉機右側尾部配合連接有探進所述第二內腔內的偏輪,所述第二內腔下方的所述下本體內設有第三內腔,所述第二內腔與所述第三內腔之間設有隔離板,所述隔離板內滑行配合連接有向上下兩側伸展設置的推動桿,所述第三內腔底部左側內壁設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內設有旋動圓盤,所述旋動圓盤左側端固定設置有穿通所述嵌合槽左側內壁且旋動配合連接的第一旋動桿,所述第一旋動桿左側尾部與所述處理腔左側內壁旋動配合連接,所述第一旋動桿下方的所述處理腔底部設有出口槽,所述出口槽底部連接有輸水管,所述輸水管底部連接有輸水泵,所述上本體內部設置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頂部設置有罩蓋,所述引水槽與所述處理腔通過下水道連通。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支腳架由前后對等設置的第一支腳架以及固定設置在前后兩側所述第一支腳架之間的第二支腳架,左右兩側的所述第二支腳架底部固定設有向左右兩側伸展設置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部設置有出水頭。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推動桿頂部伸展部探進所述第二內腔內且尾部固定設有與所述第二內腔滑行配合連接的滑行板,所述滑行板下方所述推動桿外表面設有簧圈,所述簧圈底部與所述第二內腔內底壁相抵觸,所述推動桿底部伸展部探進所述第三內腔且尾部柔性連接有柔性連接件,所述柔性連接件底部設有向下伸展設置的桿件,所述桿件尾部固定設置有柔性連接套,所述旋動圓盤右側端面偏心固定設有向右側伸展設置的旋動件,所述旋動件右側伸展部探進所述第三內腔內且與所述柔性連接套旋動配合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輸水管內設有電控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排水管底部伸展部伸出所述下本體底面外,所述輸水泵底部連接有向下伸展設置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底部尾部與所述出水管頂面相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內腔左側的所述下本體內設有電量儲存部,所述電量儲存部分別與所述電轉機、電控閥和輸水泵電路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旋動桿外表面設置有多個纏線葉。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艾姆波特環(huán)??萍加邢薰?,未經廣州艾姆波特環(huán)??萍加邢薰驹S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284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有機發(fā)光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 下一篇:OLED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