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測試鞋類防滑性能的鞋楦的制造方法及制造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52813.5 | 申請日: | 2017-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148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林永佳;余本剛;李惠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寧體育(上海)有限公司;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3D3/02 | 分類號: | A43D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興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韓龍;王晨曦 |
| 地址: | 200023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測試 鞋類 防滑 性能 制造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測試鞋類防滑性能的鞋楦的制造方法,具體包括:確定待測試鞋類適用的運動領域;確定該運動領域中容易發生打滑現象的風險動作;獲取并記錄發生風險動作時的動作信息;分析獲取的動作信息,得到與風險動作相關的生物力學數據;根據分析得到的生物力學特征,建立該運動領域中用于測試鞋類防滑性能測試的鞋楦模型;依據建立的鞋楦模型,制造該運動領域中用于測試鞋類防滑性能的鞋楦。本發明的鞋楦的制造方法及制造系統,能夠根據不同運動領域制造專屬的防滑性能測試鞋楦,通過使用專屬測試鞋楦模擬鞋類在特定運動狀態下的形態進行測試,大大提高了測試結果的準確性與合理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鞋楦的制造方法及制造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測試鞋類防滑性能的鞋楦的制造方法及制造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許多鞋類生產商或科研機構都致力于對鞋底的結構及材料進行改進與創新,以提升鞋類防滑性能表現。在對鞋類防滑性能進行測試時,通常的方法是將測試用鞋楦放入鞋體內,在防滑測試儀器上反復模擬運動過程,通過得到的測試數據來評價鞋類的防滑性能。
現有的測試用鞋楦大部分呈通常鞋楦的形狀,即人體腳部在自然站立狀態下的形狀。但實際上,在不同運動過程中,人體腳底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及接觸位置、腳部與地面所呈的角度等因素均有所差異,因此簡單使用普通形狀的鞋楦用于材料防滑測試并不能真實反映出鞋類的防滑性能。
世界各國關于防滑性能測試所采用的技術原理,基本上都是采用測量走路狀態時,鞋底或鞋底材料與接觸面之間相對滑動的動態或靜態摩擦系數。具體方法為:根據成鞋樣品的尺寸大小,選取合適的標準鞋楦,將鞋楦裝入到成鞋樣品中,保證鞋楦與成鞋樣品之間無相對滑動;再把套有成品鞋樣品的鞋楦固定在相應的測試裝置上,調整預摩擦角度;將固定重量的祛碼放在加載裝置上;最后將成品鞋樣品降到試驗平板上,啟動開關進行測定,并記錄測量周期內的平均摩擦力。
實際上,上述鞋類防滑性能測試并不能真實反映鞋的防滑性能。以籃球運動為例,運動過程中發生打滑現象時,鞋與地面接觸區域主要集中在前掌區域,趾關節呈一個彎曲角度,顯然,用普通形狀的鞋楦測試籃球運動時鞋的防滑性能是并不合適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用于測試鞋類防滑性能的鞋楦制造方法及制造系統,能夠真實地反映出鞋類的防滑性能。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測試鞋類防滑性能的鞋楦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確定待測試鞋類適用的運動領域;步驟二,確定該運動領域中容易發生打滑現象的風險動作;步驟三,獲取并記錄發生風險動作時的動作信息;步驟四,分析獲取的動作信息,得到與風險動作相關的生物力學數據;步驟五,根據分析得到的生物力學數據,建立該運動領域中用于測試鞋類防滑性能的鞋楦模型;步驟六,依據建立的鞋楦模型,制造該運動領域中用于測試鞋類防滑性能的鞋楦。
進一步,步驟二包括:選擇該運動領域內的多名運動員作為信息采集樣本;由每位運動員結合個人經驗及/或科學文獻歸納出進行該運動的過程中容易發生打滑現象的風險動作,收集整理運動員提供的全部有打滑風險動作類型;將收集到的全部風險動作類型提供給每位運動員,讓每位運動員對每個風險動作是否容易導致打滑進行驗證;根據驗證結果,確定該運動領域中容易發生打滑現象的風險動作。
進一步,步驟三包括:采用影像采集裝置,記錄每位運動員做出風險動作時的鞋與地面間的動作影像;采用紅外運動捕捉系統,捕捉測試鞋表面的感光點并記錄感光點的空間位置變化。
進一步,步驟三還包括:采用壓力測試裝置,測試每位運動員做出風險動作時鞋與地面的接觸位置關系。
進一步,步驟四中分析獲取的動作信息的方法為:分析影像采集裝置記錄的動作影像,以獲得在運動中鞋底產生相對滑移的時刻及位置;篩選出該時刻及位置對應的紅外運動捕捉系統采集到的感光點位置變化信息,得到與風險動作相關的生物力學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寧體育(上海)有限公司;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經李寧體育(上海)有限公司;李寧(中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28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