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繩鋸注塑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52650.0 | 申請日: | 2017-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28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2 |
| 發明(設計)人: | 何昌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今通塑膠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14 | 分類號: | B29C45/14;B29C45/17;B29C33/12;B29C33/30;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恒華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華 |
| 地址: | 523879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繩鋸 注塑機構 定位機構 注塑機 注塑 傳送電機 傳送機構 橫向傳送 縱向傳送 動力輪 射出口 張緊輪 工作臺 種繩 模具 鋼絲繩 閉合回路 傳送過程 模具對齊 模具固定 張緊 冷卻 環繞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繩鋸注塑機,包括:傳送機構、工作臺、定位機構和注塑機構,定位機構和注塑機構位于所述工作臺上,注塑機構具有射出口,傳送機構包括:傳送電機、模具、張緊輪、多個橫向傳送輪和多個縱向傳送輪,傳送電機上具有一個動力輪,繩鋸依次經過動力輪、模具和張緊輪、并環繞橫向傳送輪和縱向傳送輪形成閉合回路,模具固定在定位機構與工作臺之間,注塑機構的射出口與模具對齊。上述繩鋸注塑機可以在繩鋸傳送過程中可以保證鋼絲繩張緊,而且在注塑完成后保證繩鋸有充足的冷卻時間,大大提高繩鋸的注塑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繩鋸注塑機。
背景技術
繩鋸是針對厚混凝土、不規則的混凝土的切割拆除設備。例如:大梁、支撐、高鐵橋墩等混凝土結構的切割,繩鋸的使用方法靈活,橫切割,豎切割均可。
目前的有的繩鋸通過注塑機將鋼絲繩和串珠進行注塑成型,如中國專利CN101011853公開了一種金剛石繩鋸注塑裝置,該注塑裝置可方便地實現對鋼絲繩和模具的通電加熱和注塑,可達最佳溫度,易于操作。
然而,對于現有的注塑機,在繩鋸的串珠注塑固定過程中,常常會采用直線傳送的方式傳送鋼絲繩,但在傳送過程中難以保證鋼絲繩張緊,容易導致實際注塑位置偏離正確位置的現象,影響注塑效果。此外,注塑后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冷卻,容易影響注塑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的一種繩鋸注塑機,所述繩鋸注塑機包括:傳送機構、工作臺、定位機構和注塑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和所述注塑機構位于所述工作臺上,所述注塑機構具有射出口,所述傳送機構包括:傳送電機、模具、張緊輪、多個橫向傳送輪和多個縱向傳送輪,所述傳送電機上具有一個動力輪,繩鋸依次經過所述動力輪、所述模具和所述張緊輪、并環繞所述橫向傳送輪和所述縱向傳送輪形成閉合回路,所述模具固定在所述定位機構與所述工作臺之間,所述注塑機構的射出口與模具對齊。
優選地,所述橫向傳送輪為兩個,兩個橫向傳送輪之間的輪芯距離為1.5-2m。
優選地,所述縱向傳送輪為八個,中間六個縱向傳送輪呈兩排的方式排列,兩排縱向傳送輪的輪芯距離為2-2.5m。
優選地,所述傳送機構還包括: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二限位座均位于所述動力輪和所述模具之間,繩鋸還依次經過所述第一限位座和所述第二限位座,所述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的側面都呈“匚”字形,所述第一限位座的開口朝向水平方向,所述第二限位座的開口朝向豎直方向。
優選地,所述第一限位座的下側具有至少兩個移動座、至少一個移動軸、至少一個移動導輪和至少一個移動軌道,所述移動座上具有移動槽,移動軸的兩端分別插入兩個移動座的移動槽中,所述第一限位座上還具有連接塊,所述移動軸貫穿移動導輪和所述連接塊,所述移動導輪位于所述移動軌道上。
優選地,所述連接塊、所述移動軸、所述移動導輪和所述移動軌道均為兩個,所述移動座為四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繩鋸注塑機通過閉環式繞線傳送的方式,不僅在傳送過程中可以保證鋼絲繩張緊,而且在注塑完成后保證繩鋸有充足的冷卻時間,大大提高繩鋸的注塑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涉及的繩鋸注塑機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涉及的傳送機構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涉及的傳送機構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涉及的工作臺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涉及的注塑支撐架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涉及的注塑機構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今通塑膠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今通塑膠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26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