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組織活力、血氧變化及血氧飽和度檢測方法及智能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51223.0 | 申請日: | 2017-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04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昌秀;管向東;陳大強;亞力克斯布蘭多;羅曉川;黃大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醫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1455 | 分類號: | A61B5/1455;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麥小嬋;郝傳鑫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織 活力 變化 飽和度 檢測 方法 智能 終端 | ||
1.一種組織活力、血氧變化及血氧飽和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智能終端執行,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待測組織區域的視頻;
對于所述視頻中的每一幀圖像,進行RGB三通道分離處理以獲得所述每一幀圖像所對應的紅光通道圖像以及綠光通道圖像;
根據第i幀圖像所對應的紅光通道圖像及綠光通道圖像,分別進行紅色分量值及綠色分量值提取處理,以得出紅光通道圖像矩陣及綠光通道圖像矩陣;
根據公式(1)對線性修正前的組織活力指數M進行線性修正處理,計算出線性修正后的組織活力指數,
TiVi=Me-p*M, (1)
其中,p為經驗因子;
根據公式(2)計算出線性修正前的組織活力指數M,
其中,Mred為所述紅光通道圖像矩陣,Mgreen為綠光通道圖像矩陣,k為紅綠光的吸收差異系數,Kgain為系統常數;
根據所述第i幀圖像所對應的組織活力指數,獲取所述第i幀圖像所對應的組織活力指數圖;
對所述組織活力指數圖進行偽彩色編碼處理,得出編碼后的組織活力指數圖;
根據所述紅光通道圖像、所述綠光通道圖像計算血氧變化;
根據所述紅光通道圖像、所述綠光通道圖像得到紅光通道脈搏波信號、綠光通道脈搏波信號,根據所述紅光通道脈搏波信號,獲得紅光直流分量和紅光交流分量,根據所述綠光通道脈搏波信號,獲得綠光直流分量和綠光交流分量,根據所述紅光直流分量、所述紅光交流分量、所述綠光直流分量以及所述綠光交流分量,計算紅光和綠光的光吸收比例,根據所述光吸收比例,計算出所述血氧飽和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活力、血氧變化及血氧飽和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待測組織區域的視頻,具體包括:
通過所述智能終端上的光源模塊照射所述待測組織區域;
在所述光源模塊照射所述待測組織區域時,通過所述智能終端上的攝像模塊采集所述待測組織區域的視頻。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織活力、血氧變化及血氧飽和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紅光通道圖像、所述綠光通道圖像計算血氧變化,具體包括:
根據用戶的區域選取指令確定待測圖像區域;
計算第i幀圖像所對應的紅光通道圖像在所述待測圖像區域內的像素平均灰度,作為第一紅光平均灰度;
計算所述第i幀圖像所對應的綠光通道圖像在所述待測圖像區域內的像素平均灰度,作為第一綠光平均灰度;
計算第j幀圖像所對應的紅光通道圖像在所述待測圖像區域內的像素平均灰度,作為第二紅光平均灰度;
計算所述第j幀圖像所對應的綠光通道圖像在所述待測圖像區域內的像素平均灰度,作為第二綠光平均灰度;
根據所述第一紅光平均灰度、所述第一綠光平均灰度、所述第二紅光平均灰度以及所述第二綠光平均灰度計算所述血氧變化。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織活力、血氧變化及血氧飽和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一紅光平均灰度、所述第一綠光平均灰度、所述第二紅光平均灰度、以及所述第二綠光平均灰度計算所述血氧變化包括:
根據公式(3),計算出所述待測圖像區域的氧合紅蛋白的濃度變化ΔCoh和還原血紅蛋白的濃度變化ΔCdoh,
其中,I(M,λred,0)、I(M,λgreen,0)分別為所述第一紅光平均灰度和所述第一綠光平均灰度,I(M,λred,t)、I(M,λgreen,t)分別為所述第二紅光平均灰度和所述第二綠光平均灰度;εoh(red)、εoh(green)分別為氧合血紅蛋白對紅光和綠光的消光系數,εdoh(red)、εdoh(green)分別為還原血紅蛋白對紅光和綠光的消光系數;
根據所述氧合紅蛋白的濃度變化和所述還原血紅蛋白的濃度變化獲得所述血氧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醫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醫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122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翻轉式數控銑床
- 下一篇:一種纏繞墊片加工用銑槽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