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具有成型部件的車輛元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551204.8 | 申請日: | 2017-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185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D·弗里森;賴因哈德·耶格;P·斯塔斯特尼;羅斯季斯拉夫·扎瓦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特勒汽車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7/06 | 分類號: | B62D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湯慧華;鄭霞 |
| 地址: | 德國帕***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成型 部件 車輛 元件 | ||
1.一種車輛元件(100),具有:
成型部件(101),在所述成型部件中構造有用于容納連接元件的開口(103);和
墊圈(105),其圍繞所述開口(103),其中所述墊圈(105)具有支承表面(107),其中所述支承表面(107)具有用于增加所述支承表面(107)上的摩擦力的表面輪廓(109);
其中,所述墊圈(105)與所述成型部件(101)形狀配合地連接,
其中所述墊圈(105)具有周向內(nèi)壁(113),其中所述開口(103)由彎曲的開口邊緣(111)界定,并且其中所述周向內(nèi)壁(113)圍繞所述彎曲的開口邊緣(111),其中所述周向內(nèi)壁(113)形狀配合地嚙合到所述彎曲的開口邊緣(111)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元件(100),其中所述墊圈(105)被壓入所述成型部件(101)中。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元件(100),其中所述墊圈(105)具有周向外壁(501),其中所述成型部件(101)具有周向內(nèi)壁(503),并且其中所述成型部件(101)的所述周向內(nèi)壁(503)至少部分地形狀配合地包圍所述墊圈(105)的所述周向外壁(501)。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元件(100),其中所述表面輪廓(109)具有表面條狀部(110),其中相鄰的表面條狀部(110)分別通過表面凹口(112)彼此分離。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元件(100),其中所述表面輪廓(109)具有表面條狀部(110),其中相鄰的表面條狀部(110)分別通過表面凹口(112)彼此分離。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元件(100),其中所述表面輪廓(109)的所述表面條狀部(110)和所述表面凹口(112)在公差范圍內(nèi)被定向為彼此平行,或者其中所述表面輪廓(109)的所述表面條狀部(110)和所述表面凹口(112)在所述支承表面(107)上傾斜地或平行地延伸,或者其中所述表面條狀部(110)和所述表面凹口(112)徑向向外延展或者其中所述表面輪廓(109)由齒廓構成,或者其中所述墊圈由齒形鎖緊墊圈構成。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元件(100),其中所述表面輪廓(109)的所述表面條狀部(110)和所述表面凹口(112)在公差范圍內(nèi)被定向為彼此平行,或者其中所述表面輪廓(109)的所述表面條狀部(110)和所述表面凹口(112)在所述支承表面(107)上傾斜地或平行地延伸,或者其中所述表面條狀部(110)和所述表面凹口(112)徑向向外延展或者其中所述表面輪廓(109)由齒廓構成,或者其中所述墊圈由齒形鎖緊墊圈構成。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車輛元件(100),其中徑向延伸的表面條狀部(110)或表面凹口(112)的寬度隨著與所述開口(103)的徑向距離的增加而增加或者不變。
9.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元件(100),其中所述表面條狀部(110)和/或所述表面凹口(112)各自具有四邊形的或圓形的橫截面。
10.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元件(100),其中所述表面條狀部(110)和/或所述表面凹口(112)各自具有四邊形的或圓形的橫截面。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2、5-7和9-10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元件(100),其中所述成型部件(101)是上殼體,其中所述車輛元件(100)還具有下殼體(115),其中所述上殼體被布置在所述下殼體(115)上,其中所述下殼體(115)具有另外的開口(117),所述另外的開口被定向為與所述上殼體的所述開口(103)對齊,并且其中所述上殼體和所述下殼體(115)的開口(103、117)通過連接套筒(119)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特勒汽車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jīng)本特勒汽車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5120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中通道下加強板
- 下一篇:一種防滑底盤及帶有該防滑底盤的小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