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交錯層壓木加工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49345.6 | 申請日: | 2017-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757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董國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環球新型木結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7D1/10 | 分類號: | B27D1/10;B27D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耿英;董建林 |
| 地址: | 224100 江蘇省鹽城市大***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交錯 層壓 加工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交錯層壓木加工設備,包括縱板上料機構、橫板上料機構、淋膠機構、鋪裝車、壓機、轉運車和卸料車;縱板上料機構向組坯工位處的鋪裝車上鋪設縱向板材,橫板上料機構向該鋪裝車上鋪設橫向板材,縱向板材與橫向板材,層層垂直交替鋪設;淋膠機構設置在組坯工位的上方,在組坯的板材上表面進行淋膠;轉運車在運料工位經組坯工位至空閑的壓機間往返,承載著鋪裝車及組坯后的板材送入壓機中進行壓坯;卸料車在壓坯結束的壓機與卸料工位間往返,并將空閑的鋪裝車運送至組坯工位。本設備與國際上的其他同類設備相比,可以實現全自動化的交錯層壓木加工生產,裝置成本低,生產能力強,加工效率高,具有較強的領先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交錯層壓木加工設備,屬于重型木結構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和江蘇省《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的發布,到2025年,在快速城鎮化過程中,中國預計新建成300億立方米房屋,共需生產混凝土66.6億噸,鋼材1.2億噸,磚塊6000億塊,對環境和生態造成不少破壞,同時拆除舊房會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木結構建筑的優越性不言而喻,符合國家節能環保和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的大方向。在中國若把木材作為建材的使用比例提升至10%,則可節約3.26億噸標準煤或4.72億桶原油,這是實現綠色環保和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徑,可大大減少碳排放和霧霾的發生。
CLT(cross-laminated timber),交錯層壓木材,是一種新型木建筑材料,它是利用6-9-12米不等的鋸材,截面6英寸到10英寸即18公分左右寬,厚1英寸到1.5英寸即2.5厘米到4厘米左右的鋸材,縱橫交錯層壓成2.5米到3米寬,厚12厘米到30厘米,長6米到12米的大幅板塊,其具有承載性好、板材尺寸穩定性高、抗震、隔音、保溫效果好,低碳環保,可以用來替代混凝土材料建房屋,可在工廠模塊化預制,大塊的CLT直接切口后作為建筑的外墻、樓板等,采用現場施工積木式裝配的方式,因此組裝快,工期短,現場噪音低,無污染,無建筑垃圾產生,極大地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節省人力成本。
但是由于CLT剛剛在國內、外興起,加工CLT的設備在國內還屬空白,在國外也無法實現完全的自動化生產,由于受所使用結構膠的特性限制,開放時間短、組坯難度大,膠合固化時間長,所以其年加工能力非常低,一臺設備的年加工量僅能達到8000立方米,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交錯層壓木加工設備,成倍提高了加工效率,可以實現自動化生產。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交錯層壓木加工設備,其特征是,包括縱板上料機構、橫板上料機構、淋膠機構、多個鋪裝車、多臺壓機、沿橫向軌道運動的轉運車和卸料車;
縱向軌道垂直設置在橫向軌道的一側,一端與橫向軌道鄰近,另一端設置橫板上料機構,縱向軌道的側面設置縱板上料機構;橫向軌道的另一側排列多個壓機,每個壓機的料口均朝向橫向軌道;
運料工位、卸料工位分別位于多個橫向排列的壓機兩側的同一橫向軌道的兩端;
縱向軌道上設置組坯工位,縱板上料機構向組坯工位處的鋪裝車上鋪設縱向板材,橫板上料機構向組坯工位處的該鋪裝車上鋪設橫向板材,縱向板材與橫向板材相互垂直,層層交替鋪設進行組坯;
所述淋膠機構設置在組坯工位的上方,在進行組坯時的每層板材上表面進行淋膠;
轉運車和卸料車沿橫向軌道運動至縱向軌道側面時,可與縱向軌道相接,使鋪裝車可由組坯工位沿縱向軌道駛上轉運車,由轉運車所承載,或使卸料車承載著的鋪裝車從卸料車駛出并沿縱向軌道進入組坯工位;
所述轉運車在運料工位、組坯工位至空閑的壓機間運行,可承載著組坯工位處駛出的鋪裝車及其托載的組坯后的板材沿橫向軌道運行至空閑的壓機處,并將鋪裝車及組坯后的板材送入壓機中進行壓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環球新型木結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環球新型木結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493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置熒光層的復合涂料膜
- 下一篇:電致發光復合涂料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