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檢測血清TNFSF13β的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548109.2 | 申請日: | 2017-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122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文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往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74 | 分類號: | G01N33/574;G01N33/68;G01N33/54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血清 胰腺癌 種檢測 蛋白 膠乳顆粒 臨床意義 靈敏檢測 血糖升高 早期診斷 比濁法 糖尿病 發(fā)現(xiàn) 檢測 應用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檢測方法,所述方法可以檢測血清TNFSF13β或其表達的蛋白。本發(fā)明進一步公開了所述方法在糖尿病胰腺癌患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本發(fā)明發(fā)現(xiàn)采用膠乳顆粒增強比濁法可以精準、靈敏檢測血清TNFSF13β或其表達的蛋白,此方法可以成為血糖升高病人的早期胰腺癌發(fā)現(xiàn)新方法、常規(guī)方法,具有深遠的臨床意義和推廣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生物醫(y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檢測血清TNFSF13β的方法及所述方法在糖尿病胰腺癌患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TNF superfamily member 13(TNFSF13)是TNF-α超家族成員。TNFSF13又叫增殖誘導配體(a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1998年由Hahne等首先發(fā)現(xiàn)并克隆成功,屬于Ⅱ型跨膜蛋白,有膜結合型及可溶性型兩種活性形式。TNFSF13具有α和β兩種剪接體。其中,α是全長形式,而β剪接體缺少了一個48bp的外顯子。
胰腺癌是一種低發(fā)病率、高死亡率、生存時間短的疾病。世界范圍內(nèi),胰腺癌總體發(fā)病率不高,在北美洲約為6-11/10 萬,非洲、印度更是低于1.5/10 萬,我國統(tǒng)計顯示為5.1/10 萬。然而,胰腺癌死亡率極高,在美國居于癌癥死亡率第四位,我國為第五位。同時,近30年來,胰腺癌發(fā)病率在國內(nèi)外均呈上升趨勢。胰腺癌發(fā)現(xiàn)時約80%為晚期,進展迅速,中位生存時間僅為診斷后的4-6 個月,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約為8%、5%;小于3%的人存活時間超過5年。
胰腺癌是“癌中之王”,起病隱匿,診斷時多為中晚期,診斷后6-8個月死亡。早期胰腺癌可手術治愈,但目前的CT等篩查方法難以大規(guī)模推廣,探索一種早期胰腺癌發(fā)現(xiàn)的新方法迫在眉睫。已經(jīng)證實,胰腺癌患者血糖常升高,但血糖升高患者中,胰腺癌患者比例較低。對所有血糖升高患者進行CT等檢測,成本巨大。
目前,體液標志蛋白的檢測方法主要采用免疫學方法,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放射免疫測定(Radioimmunoassay,RIA)和膠體金層析法(俗稱“金標”)這幾種方法為主。ELISA方法雖然在臨床上使用了近二十年,但它依然存在一些致命缺點,定量準確性差、操作時間長、自動化程度低,一般只能用于定性檢測。RIA靈敏度高,但不穩(wěn)定,重復性比ELISA差,而且存在放射性污染的危險。金標方法雖然穩(wěn)定性較好,但靈敏度較低,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特別是
重復性差這一缺點限制了這些檢測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尤其不適合用于需要通過準確定量來幫助對疾病進行診斷的體液標志蛋白的定量檢測。因此,尋找更加穩(wěn)定、準確的血漿蛋白定量檢測方法一直是國際上近十年來的研究熱點。
膠乳顆粒增強比濁法(particle-enhanced turbidimetric immunoassay,PETIA)是近年來出現(xiàn)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準確的體液蛋白均相免疫比濁檢測方法。
PETIA法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散射比濁檢測法;另一種是透射比濁檢測法。這兩種方法的基本原理非常相似,都是在高分子膠乳微球的表面交聯(lián)單克隆抗體,當交聯(lián)有抗體的微球與抗原結合后,在短時間內(nèi)會迅速聚集在一起,改變了反應液的散光性能或透光性能。而且,反應液散光性能或透光性能(即吸光度)的改變與被測抗原的濃度有較強的相關性,在一定范圍內(nèi)可以反映被測抗原的濃度。PETIA檢測方法是在均相反應體系中進行抗原、抗體反應及結果的測定。抗原、抗體反應后,直接測定反應液的吸光度值,省卻了ELISA法反復孵育和洗板等煩瑣操作步驟,幾分鐘就能獲得結果,省時省力。此外,納米免疫比濁法操作步驟的簡化也相應地避免了許多人為操作因素和試劑、環(huán)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擾,穩(wěn)定性和重復性都較好,能較真實地反映被測物質(zhì)的含量。免疫比濁法的靈敏度雖然比ELISA法差一些,但足于檢測到健康人血漿中許多標志蛋白的下限值,可完全滿足臨床檢測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往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廣州往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48109.2/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