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內外網的數據通訊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47352.2 | 申請日: | 2017-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5734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孫俊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華創視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11291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黃志華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內外 數據通訊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內外網的數據通訊方法、裝置及系統,包括:接收終端通過第一socket發送的第一數據傳輸請求消息,以及內網服務器通過第二socket發送的第二數據傳輸請求消息;接收內網服務器發送的socket配對請求消息,生成第一socket和第二socket之間的映射;接收終端通過第一socket傳輸的數據信息,根據第一socket與第二socket的映射,將數據信息通過第二socket發送至內網服務器。本發明實施例通過代理服務器與內網服務器以及終端的配合,實現了終端與內網服務器之間的通訊,并且在整個過程中并不需要人員的參與,節約了人工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公共網絡與局域網絡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內外網的數據通訊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使用互聯網進行通訊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在互聯網的通訊中,通訊的雙方以特定的互聯網協議(Internet Protocal,IP)地址,作為確認通訊雙方的來源與目的地址,也就是,網絡通訊要求每一個通訊端都需要有一個公共的IP(PublicIP),以作為網絡通訊上辨認目的地址之用,這里的網絡是指公共網絡(Public Network),又稱為外部網絡。隨著企業或單位的一些需求,局域網絡(Local Area Network),又稱為內部網絡,逐漸興起,內部網絡中的用戶可以相互聯機,但是無法與外部網絡直接通訊。一般內部網絡中用戶與外部網絡的通訊采用間接的方式來進行,例如通過網絡地址轉換(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將內部網絡中的用戶的私有IP轉換為NAT本身的公共IP,使外部網絡能夠加以辨認,從而完成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的通訊。
然而采用上述方式完成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的通訊,對于一般數據的通訊并無問題;但是話初始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al,SIP)所提供的多媒體會議通訊,由于NAT或/和防火墻的存在,在按照SIP通訊協議進行多媒體會議的聯機呼叫時,無法呼叫成功,即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無法直接進行多媒體會議通訊。
為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多采用“路由器端口映射”方案。即在出口路由器上配置內網服務器的某個端口與外部網絡的某個端口的映射,從而實現一臺內部網絡服務器既能向內部網絡用戶提供服務,又能向外部網絡的用戶提供服務,完成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的通訊。然而該“路由器端口映射”方案需要專業網管人員參與配置路由器規則,從而增加了人工成本,并且不同品牌的路由器的性能也有很大差異,有些路由器并不一定能夠支持“路由器端口映射”方案,使得在路由器等硬件挑選方面存在限制。在撥號網絡環境下,出口路由器并沒有固定的外網IP,即出口路由器在公共網絡的IP是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的,每次變化,內部網絡服務器以及外部網絡服務器為了保證通訊,都必須重新配置出口路由器,進一步增加了網管人員的配置難度,并且增大了配置錯誤的可能性,如果配置的不正確將無法實現通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內外網的數據通訊方法、裝置及系統,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內外網多媒體通訊時,路由器不支持,及每次進行出口配置增加配置難度并增大了出現錯誤的可能性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內外網的數據通訊方法,包括:
接收位于外部網絡的終端通過第一套接字socket發送的第一數據傳輸請求消息;并接收內網服務器通過第二socket發送的第二數據傳輸請求消息;
接收所述內網服務器發送的socket配對請求消息,生成所述第一socket和所述第二socket之間的映射;
接收所述終端通過所述第一socket傳輸的數據信息,根據所述第一socket與所述第二socket的映射,將所述數據信息通過所述第二socket發送至內網服務器。
進一步地,在所述接收位于外部網絡的終端通過第一套接字socket發送的第一數據傳輸請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華創視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華創視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473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