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乙烯-極性苯乙烯準無規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47313.2 | 申請日: | 2017-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13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崔冬梅;李世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F210/02 | 分類號: | C08F210/02;C08F212/14;C08F4/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青朵 |
| 地址: | 13002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乙烯 極性 苯乙烯 準無規 共聚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乙烯?極性苯乙烯準無規共聚物,由乙烯和極性苯乙烯共聚得到;所述準無規共聚物中不含有連續插入的極性苯乙烯結構單元。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乙烯?極性苯乙烯準無規共聚物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在不使用大體積保護基團的條件下,將乙烯?極性苯乙烯直接進行催化聚合,得到了新型的乙烯?極性苯乙烯準無規共聚物,進一步提高了聚烯烴的附加值,拓展了聚烯烴的應用領域;而且本發明制備的準無規共聚物中不含有連續插入的極性苯乙烯結構單元,具有較高的極性苯乙烯插入率;同時,制備方法簡單易行,條件溫和,適于規模化大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乙烯-極性苯乙烯準無規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乙烯-極性基團取代的苯乙烯二元準無規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烯烴類高分子材料以其性價比高、力學性能優良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農業、醫療衛生、軍事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等領域。但是聚烯烴分子鏈以碳氫元素為主,缺乏極性基團,限制了聚烯烴在很多領域中的應用,而將極性基團引入到聚烯烴中,可極大地改善聚烯烴的表面性能、粘附性、印染性、介電性能,以及聚烯烴與其它材料的相容性和共混性能等,從而提高聚烯烴的附加值,拓展聚烯烴的應用領域,已成為當今聚烯烴發展和業內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乙烯和苯乙烯單體是構成聚烯烴類高分子材料的兩類非常重要的單體,但是由于引發這兩類單體催化劑的活性種性質差異較大,因此利用自由基和傳統齊格勒-納塔催化體系等聚合方法,無法有效地催化這兩類單體共聚合成共聚物。直到過渡金屬單活性均相催化劑出現后,研究人員才利用單茂鈦和限制幾何構型(CGC)鈦催化體系實現了乙烯與苯乙烯的共聚合,如現有文獻(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2008,252,2137–2154;EP0416815 A2,1991)中記載的,CGC鈦催化體系催化乙烯與苯乙烯聚合,生成的共聚物為準無規乙烯-苯乙烯共聚物(即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中不存在連續插入的苯乙烯結構單元);日本侯召民等人(J.Am.Chem.Soc.2004,126,13910)發表的,利用單茂稀土鈧金屬催化體系制備出任意乙烯含量、苯乙烯為間規立構的乙烯-苯乙烯無規共聚物,該共聚物中不存在游離的聚乙烯和聚苯乙烯均聚物,但含有大量的聚乙烯和間規聚苯乙烯鏈段;Carpentier等人(Chem.Eur.J.2007,13,5548,CN200580013508.4)發表的,利用二茂釹烯丙基化合物催化乙烯與苯乙烯共聚合,制備出了間規聚苯乙烯鏈段含量非常高的乙烯-苯乙烯共聚物。李曉芳等人(Organometallics 2013,32,1445)發表的,利用芴基鈧烷基化合物催化乙烯與苯乙烯共聚合,制備出了含有間規聚苯乙烯鏈段的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但是極性苯乙烯與乙烯共聚合的研究卻未見有文獻報道,可見實現乙烯與極性苯乙烯的無規共聚合物仍然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課題。
因此,如何能夠制備得到乙烯-極性苯乙烯準無規共聚物,進一步提高聚烯烴的附加值,拓展聚烯烴的應用領域,已成為領域內諸多前沿研究人員廣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乙烯-極性苯乙烯準無規共聚物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乙烯-極性基團取代的苯乙烯二元準無規共聚物,本發明在無需保護基的參與下,直接進行共聚,不僅制備工藝簡單,而且得到乙烯-極性苯乙烯準無規共聚物具有較高的插入率。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乙烯-極性苯乙烯準無規共聚物,由乙烯和極性苯乙烯共聚得到;
所述準無規共聚物中不含有連續插入的極性苯乙烯結構單元。
優選的,所述乙烯-極性苯乙烯準無規共聚物具有式(I)所示片段:
其中,Ar為取代的苯基和/或取代的萘基;所述取代的基團包括極性基團;
y為大于零的正整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473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燈飾配件(百靈船形)
- 下一篇:一種wifi終端非固定無線網卡地址還原方法





